震聋发聩造句,震聋发聩拼音,震聋发聩什么意思

震聋发聩:zhènlóngfākuì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刘心武《写在水仙花旁》一:“一旦有满足这种要求的作品出现,形同震聋发聩,会引起强烈的反响。”

1、上述十点,更是震聋发聩的醒世之言。

2、成语出处刘心武《写在水仙花旁》一:“一旦有满足这种要求的作品出现,形同震聋发聩,会引起强烈的反响。”这气冲寰宇、震聋发聩的呐喊,穿过七十年历史的沉滓,一直到今天仍能给我们以激昂奋进、慷慨奔放的强烈感受。

3、电视专题片《中国大动脉》第一集《汽笛的呼唤》以宏观视野和精心剪辑的形象资料从世界铁路历史和中国铁路历史的发展对比中,勾勒出一幅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震聋发聩!

4、在结尾的“安魂曲”里他以暴君的口气铺排了一连串的“不许”,非常真实地揭示专横独裁本质的荒谬性,紧接着诗人对暴君的怒斥及他的誓言也就具有历史的、逻辑的威力,起到震聋发聩的作

5、’又在第二序中说:‘其震聋发聩之情,有更切于拯溺救焚之势。

6、而葛洪则意识到了这种观点存在的问题,发出了震聋发聩的一声呐喊,将这笼罩千载的黑幕划破了一个裂口,使人们看到了一丝真正的文学的闪光。

7、真正达到了“惊顽立懦,震聋发聩”的艺术效果。

8、血光刀影,触目惊心,震聋发聩。

9、的正确口号,认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把学习西方的“长技”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安危的大事来认识,使之在当时社会上发生了震聋发聩的重大影响,针对当时封建顽固派把西方先进的工艺技术一概目之为“奇技淫巧”的无知,他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必须认真加以学习,而不能盲目自大,自甘落后,为此,他提出一套具体方案,不但包括了官办军事工业,改进军队武器装备的内容,而且提出了兴办民用工业,允许商民自由兴办工业的主张。

10、宋时君昏臣懦,畏敌如虎,因循苟且,只图贪生,抗敌之士不能容,奸佞当权,卖国误国,卒至沦于异族,在民族史上留一污痕”,而“此剧写历史的伤痛,促民族的觉悟,震聋发聩,去懦警顽,实对现时之中国当局下一针砭。

11、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12、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

13、对于金融危机,何自力教授也有独到见解,有颇多震聋发聩的论断。

14、吴藻的能有此震聋发聩之唱,与她介入男性历来独主的文化社会有密切关系。

15、五七一工程纪要对毛泽东的批判是震聋发聩的,一般认为对毛泽东本人的形象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16、邓小平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把稳定作为战略思想提出来,今天依然震聋发聩。

17、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

18、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震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19、有些文章真是震聋发聩,像鲁迅的《我要骗人》、冯雪峰的《发疯》,都是不翻全集就看不到的。

20、诗人内心痛苦而愤慨,以致不能不喊出更为震聋发聩的最后两句:“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21、初击法鼓,即收震聋发聩之功。

22、读之使人震聋发聩。

23、一百公元1918年,辛亥革命的关途而废,帝国主义侵略尤甚,华民受锢于制,遂有狂人写狂语,《狂人日记》应运而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

24、当年,两烈士分别蹈海、投江的书生意气,震聋发聩,引起了国人的强烈反响。

25、这八个字,鞭辟入里,精警异常,恰如黄钟大吕,震聋发聩,使全曲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辉。

26、当导演斯皮尔伯格给复活逞凶的恐龙一个醒目的全景镜头,霸王龙震聋发聩的怒吼声仿佛惊天动地的独立宣言,警告着人类。

27、《常识》一出,震聋发聩,犹如划破黑夜的枪声。

28、动物世界的情形恰如两重天,在这里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强烈反差和鲜明比照,令人震聋发聩。

29、天空中突然响起一声震聋发聩的霹雳,似乎天空对他的质问做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