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饥造句,救饥拼音,救饥什么意思

救饥:jiùj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救济饥民。《国语·晋语四》:“晋饥,公问於箕郑曰:‘救饥何以?’对曰:‘信。’”2.解除饥饿。鲁迅《南腔北调集·“密蜂”与“蜜”》:“蜜蜂为了采粉或者救饥,在一花上,可以有数匹甚至十余匹一涌而入。”

1、圣火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相传古希腊神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瞒着宙斯偷取火种带到人间。

2、以之镇水者(13),今渐殂落,愍道人救饥不暇矣(14)。

3、其取非义之财,不避怨恨,譬若以漏脯救饥、鸩酒解渴。

4、今春平南荐饥,贫家卖男鬻女,为救饥之计。

5、生曰:“予岂不谅,第势如累卵,信子所言是,犹输万里之米而救饥饿士也,事能济乎!

6、这年天大旱,丁令威逆命朝廷,开仓放粮,解救饥民,因获死罪。

7、诗人为之流泪,但又自知无力解救饥民,“难图惨淡饥民稿,自倚悲凉壮士歌”,惟有“满目哀鸿奈尔何”的感慨。

8、以存元元之民,以救饥寒之苦,上合昊天之心,下悦亿兆之望。

9、《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记载:“自范阳行数十程,过蓟州、平州,至榆关沙塞之地,略无供给,每至宿顿,无非路次,一行乏食,宫女、从官但采木实野蔬,以救饥弊。

10、时值山东饥荒,谕告所属州县,互通有无,赈粮赈款,于市集地煮粥以济,赈救饥民630余万人。

11、雁塔原是印度古代佛教僧人为舍身救饥的雁王立塔纪念,出自佛经故事,后世相传成为佛寺的重要建筑。

12、20年代,因山东饥荒,灾民流入金州,他建议募捐设立“粥厂”,每日亲临检放施舍,解救饥民。

13、不知内情的刘盈,也要喝下鸩酒,被夺下。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

14、一带)遭天灾歉收,于是以煅砒粉点化丹阳所产之铜为银,以救饥民。

15、《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望梅阁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