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祀造句,配祀拼音,配祀什么意思

配祀:pèi s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合祭;祔祀。《易·豫》“以配祖考” 唐 孔颖达 疏:“配祀明堂,五分之帝,以考 文王 也。”《清史稿·礼志五》:“悉命復旧,并配祀东廡。”

1、尔后,林、李夫人及三十六宫人相继追随陈夫人而去,亦被塑像配祀。

2、在其旁配祀眼光娘娘、天花娘娘、送子娘娘、催生娘娘。

3、行天宫俗称恩主公庙,因为共祀著五圣恩主,另配祀三教圣贤仙佛及关圣太子关平、周仓的缘故。

4、在康熙帝为祖国统一大业清初澎湖都指挥使沈扁公奉命跟随施琅将军率兵挥师入台击败郑克爽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并殉职在台,还有清末两广总督沈葆桢公(民族英雄林则徐女婿)为台湾建设以及防卫做了大量工作的卓越成就,他为人正义廉洁奉公甚至冒着性命危险请奏清廷为郑成功“平反昭雪”(自康熙皇帝收复台湾后就一直把郑成功等将士定为“乱臣贼子”长达200年,在台严禁老百姓奉祀郑成功等收复台湾而牺牲的将士神灵,违者斩),并得到同治皇帝的准奏特批准在台南公开建置“郡王祠庙”主神奉祀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功之臣的沈氏祖先沈诚将军、沈瑞将军、沈斯奄、沈全期等神位都配祀“郡王祠庙”,让台湾同胞为纪念郑成功等官兵将士公开祭拜,沈葆桢公并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在台湾台南赤嵌楼撰写对联歌颂郑成功“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了极一生无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言人”此亲笔石勒在台南文昌阁,现已移存在台北市历史博物馆,从此使郑成功等收复台湾的英雄事迹得到弘扬千秋留铭等等铁的历史事实,驳斥了“台独”分裂分子分裂中华民族、分裂祖国背叛13亿中国人民背叛祖宗的罪恶行为,中央电视台四套国际台并在漳州沈氏发祥地录制电视节目《台湾同胞根在大陆??台湾沈姓根在漳州》,在黄金时间向全世界进行多次播出,引起台湾广大同胞和海外广大侨胞极大反响,并纷纷来电来信要中央电视台采访沈济清先生的发言稿,连续印制了300多本不取分文,赠送给海内外同胞,节目播出后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此电视节目在众多对台宣传音像制作中于2001年5月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对台宣传音像制品”一等奖,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颁发证书。

5、在任期间,主持在韩山古揭阳楼遗址建韩文公庙,把原城南的韩庙迁往韩山,并以唐贤赵德、宋贤陈尧佐配祀,题匾为“忠佑庙”;主持增筑韩江西岸石墩,在石墩上架设桥梁,建亭修屋,修建后的韩江西桥被潮人称为“丁公桥”;重视教育,曾拨田租365石作为教育经费,使学子有所养……丁公卸职后,占籍海阳县,为仙田丁氏之始祖。

6、行宫主祀供奉东岳仁圣太帝,龛前配祀甘罗、姜尚、范增、石崇、彭祖、颜回“六不足”神像。

7、主殿为水月宫,供奉观音,配祀包公、龙母和六十花甲太岁,另有两个厢房,分别为书院及公所。中秋的传说,源自后羿和嫦娥的故事,美丽的嫦娥,因偷偷吞下丈夫后羿的不死药,升天飘到月宫里去了从此,嫦娥长居月宫,以玉兔为伴,过寂寞的生活,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她都会把澄明皎洁的月色映照到人间,提醒人们这个凄美的传奇故事。

8、即目前民间的水仙王庙,大多是以大禹做为主祀的神,配祀伍子胥、屈原、王勃、李白等四人。

9、因此,白马三郎又有“白马尊王”的称号,以后许多供祀白马三郎的庙宇就称为白马尊王庙,有的庙宇还配祀了尊王夫人神灵。

10、以贤名配祀孔庙。

11、配祀廿四司、文武尊王等。

12、庙内除供奉主神洪圣外,尚配祀观音和关帝。

13、神日本磐余彦天皇(神武天皇)を主祭神とし、吾平津姫命?天津彦火瓊瓊杵尊?木花開耶姫命?彦火々出見尊?豊玉姫尊?鸕鶿草葺不合尊?玉依姫命を配祀する。

14、中殿主祀保生大帝,左右配祀天上圣母和水仙尊王(包括屈原、禹帝、项羽),后进主祀先圣大儒(包括朱熹、孟子、孔子、魁星),左右安置沮诵圣帝和仓颉圣帝神位。

15、宋代开宝、庆历年间,两次将关羽等人列入武成王配祀中。

16、工部祠除供奉有杜甫、陆游、黄庭坚的神龛外,还陈列有明清两代镌刻的三位诗人的石刻、木刻像,清乾隆和嘉庆重修时镌刻的草堂石刻图,以及有关陆、黄配祀的碑记刻石文物。

17、东西两侧配祀以四配十二哲。

18、庙内供奉城隍老爷,配祀二十四司,庙虽小而香火旺。

19、华北地区龙王庙中的配祀神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民间信仰中最为庞大的布雨集团。

20、孔子弟子,以贤名配祀孔庙。

21、作为少壮派的代表人物被洪秀全起用,在天京两度告急之际,李世贤配合忠王李秀成彻底摧毁了清军的江南大营,立下不世的“救驾之功”,被封为侍王,称霸一方。不知从那里冒出一个无聊文人??国子监生陆万龄,献媚唯恐落后,居然向皇上提出以魏忠贤配祀孔子,以魏忠贤之父配祀孔子之父,在国子监西侧建立魏忠贤生祠。

22、清咸丰8年,奉旨各地孔庙皆配祀陆秀夫。

23、宫观中,多在星宿殿中主供斗母元君,配祀六十甲子太岁星君。

24、祁邑士民为奉栗主配祀祁大夫祠。

25、主殿为水月宫,供奉观音,配祀包公、龙母和六十花甲太岁,另有两个厢房,分别为书院及公所。

26、主体建筑中岳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挑檐抹角,四龙吞脊,顶覆黄色琉璃瓦,庑殿式建筑,朱墙黄瓦,气势雄伟,素有“台阁连天,甍瓦映日”之称,是庙内最大的建筑,殿内正中供奉崇圣大帝中天王,两侧配祀以使臣和侍者及镇殿将军方弼、方相,陈列有清代乾隆皇帝所赐铜铸香案、香炉、蜡合和明代铁钟、大鼓等珍品,殿前两侧各立有亭,一曰御香亭,一曰御制亭,两亭均为重檐八角,结构精良,造型优美。

27、当时文有太师闻钟,武有武成王黄飞虎。最早敕封关羽,不过是武成王配祀之一。

28、旧时以此四人配祀孔子庙。

29、闽省道南祠在城之西南,其创修之年代、姓名以及配祀、从祀、春秋典礼、工食祭田等项,历有乘记可考。

30、但在范仲淹庆历新政(1043年)为了振奋军心士气,就恢复了原来的配祀。

31、最早敕封关羽,不过是武成王配祀之一。

32、上联典指春秋齐?步叔乘为孔子弟子,力扶圣道,配祀孔庙。

33、傍边配祀“琚子公讳家珍之神主”。

34、慈云宫主祀神祗为妈祖,配祀神祗为土地公与注生娘娘,慈云宫建筑富丽堂皇,常年香火鼎盛。

35、宣和年问(1119?1125年)封为武安王,配祀武成王姜太公。

36、翌日,乃奉曾祖祈增公以下至季弟周传之神主于堂之中,标额曰慈庵,以成先慈建庵供佛未竟之志,而又配祀先考肃庵公,权合古人柑庙之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