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造句,离骚拼音,离骚什么意思
离骚:lí sā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 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类对》:“ 刘斯立 跂 , 莘老丞相 长子,贤而能文。 建中靖国 间,丞相追復, 斯立 以啟谢诸公云:‘晚岁离骚,旋招魂於异域;平生精爽,犹见梦於故人。’”2. 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 汉 王逸 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諫君也。” 唐 岑参 《送赵侍御归上都》诗:“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宋 方岳 《齐天乐·和楚客赋芦》词:“天岂无情,离骚点点送归客。”3. 牢骚。《北史·儒林传论》:“ 孝籍 徒离骚其文,尚何救也。”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贾生 作传无封事, 屈平 忧世多离骚。”4. 文体之一种。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 沉 宋 律诗。”5. 泛指词赋、诗文。 清 杭世骏 《<东城杂记>序》:“斯诚离骚之博徒,艺苑之别子矣。”6. 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夜坐弹离骚》:“一曲《离骚》一椀茶,箇中真味更何加。” 游国恩 《楚辞概论·楚辞的名称》:“﹝《离骚》﹞这个名词的解释,也不是 楚 言,也不是离忧,也不是遭忧和别愁,更不是明扰,乃是 楚 国当时一种曲名。按《大招》云:‘ 楚 《劳商》只。’ 王逸 曰:‘曲名也。’按‘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古音‘劳’在‘宵’部,‘商’在‘阳’部,‘离’在‘歌’部,‘骚’在‘幽’部。‘宵’‘歌’、‘阳’‘幽’,并以旁纽通转,故‘劳’即‘离’,‘商’即‘骚’,然则‘劳商’与‘离骚’,原来是一物而异其名罢了。‘离骚’之为 楚 曲,犹后世‘齐驱’‘吴趋’之类。 王逸 不知‘劳商’即‘离骚’之转音,故以为另一曲名,正如他不知《大招》的‘鲜卑’与《招魂》的‘犀比’是一件东西一样。”★楚辞篇名。战国时屈原所作。屈原仕楚怀王,因谗言被疏,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表明爱国心志。全文词采雅丽,为一长篇韵文,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或称为《离骚经》、《楚骚》。
1、对“美人”句,可参照《离骚》,乃是用“美人香草”喻祖国与贤者,包括共同奋斗者。
2、仅存84行,起“驷玉以乘兮”迄“杂瑶象以为车”,共释《离骚》经文188字,注文96字,共284字。
3、《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4、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
5、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
6、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7、’”樊如霖云:“《离骚》:‘后飞廉使奔属。
8、《离骚》中昆仑神话的意蕴和文学内涵由此衍生, 《离骚》中主人公的飞游和归宿也可依此阐释。
9、反映在其比兴观中,他表面上赞扬《离骚》中的比兴之义,但事实上这是不合于他的以现实生活中常见、实有的物象来运
10、《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评价《离骚》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
11、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12、后数百年,屈子乃作〈离骚〉。
13、荷花”,出于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后世用指隐者的服装。
14、《文选?屈原<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
15、《楚辞?离骚》:“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16、《离骚》中的“将与鸡鹜争食乎”,“将泛乎若水中之凫乎”两句,指出诗人把“鹜”与“凫”对举并称,就是它们不是同一种禽鸟的明证。
17、词中描写的是: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词人孑然一身居于山中溪畔,长夜无眠,独咏《离骚》。
18、文王被拘禁在里时推演了《周易》;孔子在困穷的境遇中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写出了《国语》;孙膑被砍去了膝盖骨,编著了《兵法》;吕不韦被贬放到蜀地,有《吕氏春秋》流传世上;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下了《说难》《孤愤》;(至于)《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
19、命运,若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被拘禁的文王,又怎么推演出《周易》?命运,若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被放逐的屈原又怎能创作《离骚》?命运,若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贝多芬又怎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第九交响曲》
20、英语中“离骚”一般被翻译为“悲歌”或“遭遇忧患”。
21、《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22、周文王被拘禁,推演出《周易》;孔子受困厄,而著成《春秋》;屈原被放逐,写成《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写出《国语》,孙子被剜去膝盖骨而兵法得以编写出来,这些历史伟人无一不以自身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执着。
23、一曲镜瑚堪自老,芷兰满眼罢离骚。
24、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
25、咏歌文王雅,怨刺离骚经。
26、《离骚》说:“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27、摘要《离骚》的隐喻象征的意义蕴涵丰富。
28、据“公安三袁”之一的袁中道记载:(李贽)所读书皆抄写为善本,东国之秘语,西方这灵文,《离骚》马班之篇,陶谢柳杜之诗,下至稗官小说之奇,宋元名人之曲,雪藤丹笔,逐字谁校,肌襞理分,时出新意。
29、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30、他将《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合为六才子书,准备逐一评点,仅完成第五、第六两种。
31、细读此卷,秀句天成,受帖排?,嗣响初白(查慎行),故足名家。先生评屈大均词:“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真屈子《离骚》之嗣响也!
32、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14),俱别出手眼。
33、《屈原?离骚》畦留夷与揭车。
34、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孔子膑脚,岳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为做也。
35、,两句屈原的〈离骚〉之词二版亦删除了,这些删改应是何足道无关全书弘旨,不须挹注太多文采在他身上。
36、诗学当自三百篇始,其次《离骚》,汉魏六朝,唐人,近皆置之不论,盖以尖慢浮杂,无复古体。
37、照面井寒奸亡胆,读书洞出离骚才。
38、出处《楚辞?离骚》:“宁溘死以流亡兮。
39、在内容上,《离骚》表现了屈原的进步理想以及他对进步理想九死不悔的孜孜追求。
40、《离骚》:“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41、《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42、《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
43、《离骚》:“纫秋兰以为佩。
44、钱振伦注:“《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45、今天的独奏会上,赵烨共演奏了《流水》、《樵歌》、《离骚》、《梅花三弄》、《忆故人》和《潇湘水云》六个曲目。
46、(跷)戏出于图腾跳舞》〈1946年〉、《说羽人一一羽人图、羽人神话、飞仙思想之图腾主义的考察》(1947年),在《东北民报》〈沈阳〉上连载《年前年后一一从民俗学上考察年节》〈1947年〉《三月三起源》〈1947年〉、《离骚正文的推测一一离骚主义与文貌之复原》〈1948年〉等。
47、尤侗亦能词曲,著有《百末词》6卷,自称是“《花间》、《草堂》之末”;又有《钧天乐》、《读离骚》、《吊琵琶》、《桃花源》、《黑白卫》、《清平调》等杂曲传奇6种,汇入《西堂曲腋》,在当时流传颇广。
48、他倾力批点的“六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仅完成后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