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诗造句,墙头诗拼音,墙头诗什么意思

墙头诗:qiángtóush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一种宣传性的通俗短诗。多张贴在公开场所墙头,故称。

1、常熟墙头诗为1860年9月16日太平军攻克常熟后所写。

2、通过墙头诗、街头剧、群众歌谣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农民抗敌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3、1958年工农业出现生产大跃进高潮,各级文化部门也随之提出“群众文化放卫星”口号,掀起了墙头诗画化、建立公社文工团等违背“业余”原则、脱离经济发展条件的“文化大跃进”,一两年即告解体。

4、在镇政府的领导下,村里每年定期举办“卫生整洁”、“五好家庭”、“卫生示范一条街”等评比活动,在主要大街制作墙头诗歌、宣传图画,使村民素质不断提高,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全村呈现了村风正、民风淳的良好风气。

5、在乡风文明方面,村两委完善了文化中心大院设施,每年定期举办“好公婆、好媳妇”、“五好家庭”、“十佳文明户”等评比活动,在主要大街制作有墙头诗、宣传画,使村民素质不断提高,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全村呈现了村风正、民风淳的良好风气。

6、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经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的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

7、领导干部这种大规模、扎扎实实、不走过场的法律学习,在群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极大地带动了群众学法的积极性,掀起了普法的热潮,创造了"法律进万家,家家都学法”、"四千人宣讲,百万人学法”、"法制宣传一条街-路.”、"普法墙头诗”、"以案释法赶大集”、"现身说法”等行之有效的普法方法,使"三五”普法深入、全面、扎实,使"四五”普法达到了高起点、高标准。

8、街头诗即指抄在村庄墙壁、门楼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

9、同时,它的表演不受场地的限制,不需要复杂的道具和器材,它比农村剧团和墙头诗运动更容易普及。

10、每逢春节、端阳、中秋便是诗社的活动日期,在此期间各诗友写诗3~5首,出墙头诗刊一版。

11、1945-1948年在地方部队时为《胜利旬刊》等写过数十首民歌民谣,在敌占区多次写墙头诗、获县小英雄称号。

12、队等,运甲荡湖船、打莲湘、挑花担、快板、合唱、道情、打鼓说书、黑板报、墙头诗、写标语等形式进行抗日宣传。

13、各村要粉刷墙壁、书写创建标语和书写墙头诗,进(出)村口树立文明生态村标志牌,在庭院大力推广“一建四改”,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治理,重点整治农村“九乱”(柴草粪肥乱堆、畜禽乱跑、车辆乱停、建材乱放、广告乱贴、污水乱流、违章乱建、秸秆乱烧,小庙乱建)。

14、为了让十八大精神宣讲“接地气”,该县还鼓励宣讲团成员,用自己朴实的语言,把十八大内容编写成诗歌、快板、小品、歌曲、顺口溜、墙头诗画等。

15、如今,在赞皇县农村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些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墙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