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疏造句,奏疏拼音,奏疏什么意思
奏疏:zòushū 基本解释:[memorialtothethrone]奏章,递交给皇室或皇帝的备忘录向皇帝呈交了一份长长的奏疏●详细解释:1.奏章。《宋史·朱倬传》:“每上疏,輒夙兴露告,若上帝鉴临。奏疏凡数十。”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奏疏》:“按奏疏者,羣臣论諫之总名也。奏御之文,其名不一,故以奏疏括之也。”清龚自珍《饮少宰王定九丈宅命赋诗》:“公之奏疏祕中禁,海内但见力力持朝纲。”2.向帝王上书言事。宋欧阳修《上范司谏书》:“当时之事,岂无急於沮延龄论陆贄两事也。谓宜朝拜官而夕奏疏也。”《宋史·虞策传》:“入为吏部尚书,奏疏徽宗,请均节财用。”★◎奏疏zòushū[memorialtothethrone]奏章,递交给皇室或皇帝的备忘录向皇帝呈交了一份长长的奏疏★古代臣子向君王进奏的章疏。《宋史.卷三七二.朱倬传》:「每上疏,辄夙兴露告,若上帝鉴临。奏疏凡数十。」也称为「奏章」、「奏议」。
1、在这道奏疏中,袁可立的观点很鲜明,他强调了政变这种形式的非法性,这关乎到纲常伦理的“普世价值”,他认为“即珲果不道”也应该“待中国更置”,袁可立甚至主张派兵“声罪致讨”。
2、唐宋以后,官吏在奏疏、函牍或其他应酬文字上,常把应写明的官职爵位写作“具位”,表示谦敬。
3、既去十馀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
4、有《皇极经世衍义》、《屯操奏案》、《东安图议》、《石州奏疏》、《江泉别集》、《中丞遗稿》等。
5、在万历十七年十二月写的一本奏疏,他针对万历身体状况不佳(“头晕眼黑,心满肋涨,饮食少思,寝不成寐,身体尚软”)的情况,上疏批评、劝诫,在他看来,万历皇帝之所以身体不好就是因为酒色财气四个字。
6、有一次因“奏疏字误,怀印更改”,被给事中弹劾进了监狱,时隔不久就被释,奉诏去川、陕一带巡察私茶,后升为金华知府。
7、1655年(顺治十二年)二月,奏疏顺治皇帝:平治天下,莫要于信诏令,并要顺治帝效法太祖、太宗,凡事要与大臣商量。
8、这二人均系疏勒王室的裴姓家族成员,在长安宫延内外演奏疏勒乐和龟兹乐,表演《火凤》、《春莺啭》等疏勒歌舞。
9、为了达到陷害东林党人的目的,顾等三人纂辑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有关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的示谕奏疏档册,加上案语而成,中间多有混淆是非,颠倒转折之处。按并发示谕旨,有云廷臣所议之条“朕览之不禁堕泪”,“今宽尔殊死之罪,令尔自裁,又赦尔父兄子孙伯叔等多人之死罪,此皆朕委曲矜全,莫大之恩,尔非草木,虽死亦当感涕也。
10、梁储连连上八九奏疏,可是武宗一点也没有班师回朝的意思。
11、首陈《实求安攘》、《清仁路*保太宁》等,奏疏迁兵部左给事。
12、《神宗实录》卷361,载江苏巡抚曹时聘的奏疏说:“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
13、《唐会要》卷78引崔融奏疏:“莫贺延碛者,延袤二千里,中间寸草不生。
14、其奏疏合编为《东泓给谏疏草》。
15、从这篇奏疏中可以看出,晁错对于汉兴以来抗击匈奴的历史十分熟悉,对前代处理匈奴问题的得失成败也了然于胸,这使得他的论点有别于一般的书生之见,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依据和坚实的现实基础,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16、在皇帝于1517年开始巡幸以后,钱(他留在北京)很容易拦截和消毁敌视宁王的奏疏。
17、遗著有《四巡奏疏》六卷、《平刑八议》十卷、《南都疏略》二卷、《南疏续刻》一卷。
18、《福清县志?奏疏志》收录他的一首诗,名曰《夜宿芙蓉峰》:“香刹瞰林丘,逢僧信宿留。
19、二十一年参加上海强学会有《屠光禄奏疏》。
20、奏疏未发而章?所作罪迹,已被发觉,皇上想到以前安世谏正之言,立刻诏回朝廷任职,后来升为平章国事。
21、李春芳在乞休奏疏中提到:“臣果忠实乎果欺诈乎,皇上圣明内蕴,无微不照,自然辨察”,但“忝居丞弼,既经丑诋,岂可复玷班行之首”,要求皇上将其“即日放归田里”。
22、金国迁汴之时,其直学士孙大鼎奏疏明言。
23、在一份奏疏中,他说:“臣等虽焦心苦思,不如皇上之一念足以孚格苍穹;臣等虽敝吻燥舌,不如皇上之一言足以鼓舞四海;臣等虽鞠躬殚力,不如皇上之一举动足以维新宇宙”。
24、《西河合集?文集》:《诰词一卷》、《颂一卷》、《主客辞二卷》、《奏疏一卷》、《议四卷》、《揭子一卷》、《札子二卷》、《馆拟判一卷》、《书八卷》、《牍一卷》、《笺一卷》、《序三十四卷》、《引一卷弁首一卷》、《题一卷题词一卷题端一卷》、《跋一卷》、《书后一卷》、《碑记十一卷》、《传十一卷》、《王文成传本二卷》、《墓碑铭二卷》、《墓表五卷》、《墓志铭十六卷》、《神道碑铭二卷》、《塔志铭二卷》、《事状四卷》、《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一卷》、《记事一卷》、《集课记一卷》、《说一卷》、《录一卷》、《制科杂录一卷》、《后观石录一卷》、《越语肯綮录一卷》、《何御史孝子祠主复位录一卷》、《湘湖水利志三卷》、《萧山县志刊误三卷》、《杭志三诘三误辨一卷》、《天问补注一卷》、《馆课拟文一卷》、《折客辨学文一卷》、《答三辨文一卷》、《释二辨文一卷》、《辨圣学非道学文一卷》、《辨忠臣不徒死文一卷》、《古礼今律无继嗣文一卷》、《古今无庆生日文一卷》、《禁室女守志殉死文一卷》、《胜朝彤史拾遗记六卷》、《武宗外纪一卷》、《后鉴录七卷》、《蛮司合志十五卷》、《韵学要指十一卷(古今通韵括略)》、《赋一卷》、《九怀词一卷》、《诛文一卷》、《诗话八卷》、《词话二卷》、《填词六卷》、《拟连厢词一卷》、《二韵三卷(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八卷》、《排律六卷》、《七言古诗十三卷》、《五言律诗六卷》、《七言律诗十卷》、《七言排律一卷》、《五言格诗五卷》、《五言三韵律一卷七言三韵律一卷六言诗一卷》。
25、票拟,也叫做票旨、条旨,也就是说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即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
26、皇上历来厌恶讲矿税事,不看这类的奏疏。
27、大观初,拜右正言,奏疏曰:“神宗造立法度,旷古绝?,虽符、?之党力起相轧,而终不能摇者,出于人心理义之所在也。
28、自幼濡染家学,博极君书,工诗词,通政事,其倬奏疏文檄每与之商榷定稿。
29、著有《双岩奏疏》、《十友传》、《山海纪程》、《金丹集》等,流传于世。
30、刘秀特意派人将奏疏送给冯异看,还下诏安慰冯异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31、他的散文据说有五十八篇(《汉书?艺文志》),现在能够见到的除保留在《史记》、《汉书》中的十二篇奏疏外,还有十卷《新书》。
32、朱常洛对此感到十分为难,于是将奏疏留中不发。
33、他的奏疏受到钦天监官员的攻击。
34、时建玉清宫,耆奏疏谓殚国财力,非所以承天意。
35、以“以人为本、以研促教、以法治校”为办学思想,以“办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才”为办学目标,以“做真人崇善树德志趣存高远,求真知尚行思辨学业图精深”为培养目标,以“敬业乐群,博习通达”为校训,以“树立质量意识,启动园丁工程,优化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教材,规范学校管理,突出学校特色”为学校工作目标,以“占领现代教育技术制高点,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为办学特色。《西河合集?文集》:《诰词一卷》、《颂一卷》、《主客辞二卷》、《奏疏一卷》、《议四卷》、《揭子一卷》、《札子二卷》、《馆拟判一卷》、《书八卷》、《牍一卷》、《笺一卷》、《序三十四卷》、《引一卷弁首一卷》、《题一卷题词一卷题端一卷》、《跋一卷》、《书后一卷》、《碑记十一卷》、《传十一卷》、《王文成传本二卷》、《墓碑铭二卷》、《墓表五卷》、《墓志铭十六卷》、《神道碑铭二卷》、《塔志铭二卷》、《事状四卷》、《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一卷》、《记事一卷》、《集课记一卷》、《说一卷》、《录一卷》、《制科杂录一卷》、《后观石录一卷》、《越语肯綮录一卷》、《何御史孝子祠主复位录一卷》、《湘湖水利志三卷》、《萧山县志刊误三卷》、《杭志三诘三误辨一卷》、《天问补注一卷》、《馆课拟文一卷》、《折客辨学文一卷》、《答三辨文一卷》、《释二辨文一卷》、《辨圣学非道学文一卷》、《辨忠臣不徒死文一卷》、《古礼今律无继嗣文一卷》、《古今无庆生日文一卷》、《禁室女守志殉死文一卷》、《胜朝彤史拾遗记六卷》、《武宗外纪一卷》、《后鉴录七卷》、《蛮司合志十五卷》、《韵学要指十一卷(古今通韵括略)》、《赋一卷》、《九怀词一卷》、《诛文一卷》、《诗话八卷》、《词话二卷》、《填词六卷》、《拟连厢词一卷》、《二韵三卷(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八卷》、《排律六卷》、《七言古诗十三卷》、《五言律诗六卷》、《七言律诗十卷》、《七言排律一卷》、《五言格诗五卷》、《五言三韵律一卷七言三韵律一卷六言诗一卷》。
36、《四库总目提要》中评论梁储的奏疏“虽辞乏华腴,而义存规谏,亦可云古之遗直矣。
37、然后是《明史列传》中摘录的《左光斗传》,再后便是左光斗为官近二十年中所上的奏疏,如著名的《足饷无过屯田疏》,载其管理屯田、兴修水利事,对研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发展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年号议疏》则反映左光斗为维护明朝末代统治的所谓“正统”,坚持为光宗朱常洛立年号一事,为我们了解“明宫三案”提供当事人直接的陈述,《恳请圣明慎守典礼疏》就是“明宫三案”中“移宫”案的原始材料,赖其保存方可知其真相。
38、朱元樟开国登基,他人歌功颂德不已,独王?虽也言祈天永命,万世无疆,但在奏疏的字里行间,却处处流露出忧民之心,拳拳之情,溢于言表。
39、初,宗?督学贵州时,巡抚议丈全省田为增赋计,民情惶骇,会檄学官徵集图书,得御史包承祚奏疏,乾隆初,学政邹一桂请丈田,而承祚奏驳之,极言黔中山多平地少,民每虚占不毛之地,胥吏高下其手,以丈高下不可准之田,赋未必增,民受其害。
40、知枢密院章?取光所奏疏略未尽者驳奏之。
41、孙交离职后,朝中人士时常想念他,嘉靖四年(1525)春,给事中柯维熊在给嘉靖皇帝的奏疏中说:“陛下亲君子君子不容,如林俊、孙交、彭泽之去是也,远小人而小人尚在,如张璁、桂萼之
42、著有《皇明留台奏疏》36卷和《笔严证集》20卷等书。
43、于是他在那封奏疏上提出了一个建议??收复河套。
44、出处《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好问本“知止不殆”之见,曾四次奏疏皇上请求辞退,终被批准。
45、同时又接连给苏松官员去信,至嘱对徐阶三子及家人作宽处,稍存体面,并在蔡国熙的奏疏上批字:“太重,令改谳。
46、左光斗秉性爽直,形象威武,少时好读节义传记,后精研程朱之学,著有《易说》、《左光斗奏疏》。
47、这份奏疏得到朝廷的批准,为百姓解除了倒悬之危。
48、渐渐地,对奏疏字里行间的一些问题,朱翊钧也能窥视出一些名堂来。
49、卷一四言古?十三首、七言古?十一首;卷二五言律?九十五首、五言排律四首;卷三七言律?六十二首;卷四五言?句八首、七言?句四十七首;卷五?筵?章四篇、?三篇;卷六表十八篇;卷七奏疏六篇;卷八序九篇;卷九序十一篇;卷十?、碑二篇;卷十一志?十篇;卷十二墓??十一篇;卷十三祭文十二篇;卷十四家乘?述等七篇。
50、据《松江府续志》记载,赵柄曾撰文,奏议类:《赵给谏奏疏》。
51、稍长,无师授,辄能累黍定黄钟,演为象法、算经、审律、制器、音协节和,妙有神解”(《河南通志》),弱冠之时,即喜读《性理大全》、《律吕新书》、《洪范》、《皇极内篇》等著作,而且“口不绝诵,手不停披,研究既久,数学之旨颇得其要”(朱载?《进历书奏疏》)。
52、八日暮黄门分奏疏,汗青犹觉带脂香。燕垒生
53、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