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循环论造句,历史循环论拼音,历史循环论什么意思
历史循环论:lìshǐxúnhuánlùn基本解释:一种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周而复始地经历同样阶段的理论。如中国战国末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变化和王朝更替,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循环的结果。●详细解释:一种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周而复始地经历同样阶段的理论。如中国战国末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变化和王朝更替,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循环的结果。
1、这也是造成其历史循环论的根本原因。
2、但不论是勒卢阿,还是波丹,他们都承袭了古典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观念,特别是历史循环论,不过这种循环论不是一种简单敏的重演论,而是加进了进步因素的发展论。
3、历史循环论承认历史发展有一定秩序,并企图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4、古典小说中,其历史主要是“历史循环论”和“英雄造时势”。
5、(《朱子语类》卷一)而把循环论的观点贯彻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就产生了历史循环论,这种理论否认社会进步,反对社会革命,视社会历史为没有质的差别的循环运动,宣扬人类必将退回到以前的时代,并且明确提出了“回到原始时代去”的反动口号,成为一切反动阶级和复辟倒退势力的理论工具。作者指出,经济结构的分散化—集中化—分散化的历史循环论的认识误区,总结出世界经济正在从集中化向集约化演变的趋势,提出了要扬弃营利主义观念,走共同占有、协同组合式的信息产业发展的道路,同时分析了信息服务与商品生产不同的经济特征;提出了信息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测算方法和通信能力需求的数理经济模型,并已为实践所验证。
6、这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不知何时学会了捡历史破烂,借传功之名,弹起了“历史循环论”的滥调。
7、但他也没有完全摆脱历史循环论的影响。
8、董仲舒则独辟蹊径,为中国历史循环论添加了一种新理论,即“三统说”和“三正说”。”撇开其历史循环论,“忠、敬、文”的政治正体现了由野蛮到敬祀鬼神,再到礼乐之治的发展规律。
9、古典小说中,其历史主要是!历史循环论”和!英雄造时势”。
10、而其无意义焦虑的根源在于周作人一贯的历史循环论。
11、关于历史社会、历史过程有各种观点,如历史发展规律论,历史进化的观点,历史变化趋势、大势的论点,历史退化的观点,历史循环论、历史停滞论,还包括气运观点、文明形态运转等各种提法。
12、全知全能叙事角度也一直在提醒读者:不要太沉入这个一己的通奸、爱情悲剧,而更要注意它蕴涵的更广泛的意义,借它所传递的更沉重的历史循环论:即尼采所谓的“永劫回归”(eternalreturn):历史在一遍遍地重演,人们永远只能在历史的重压下苟延残喘。
13、由于受法国唯心主义历史学家列南的“人类永远也不能接近真理”的影响,这些作品均流露出历史循环论、社会改造徒劳无益论的悲观情绪,但更多的是充满对社会丑恶的嘲讽和抨击。
14、司马迁否认“天道有知”,力图从人事解释历史的变迁,但未完全摆脱历史循环论。
15、这是历史循环论的经典名言,也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必然产物。
16、战国时期思想家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就是这种历史循环论的典型代表。
17、他的这些看法与一般历史循环论不同。
18、中国历史循环论起源于中国人对周而复始的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反思。
19、历史循环论曾经盛极一时,可是现在斗转星移,又被批得一文不值。
20、历史循环论是循环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运
21、康有为的这一学说打破了“天不变,道亦不变”论,也否定了历史循环论,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2、摘要近年来,不少学者都是以一种西方哲学的态度来看持中国哲学,对于阴阳家更是如此,如“五德终始说” ,有的学者片面的称之为“历史循环论” ;但笔者认为阴阳家则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哲学价值。
23、研究历史的人,不管愿意不愿意承认,自觉不自觉,都要受一种或几种理论观点来支配,如历史唯物论、英雄史观、经济史观、历史循环论、历史虚无主义、地理环境决定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等。
24、这种说法是汉代的一种历史循环论“三统说”的一个组成部分。
25、这样一来,就容易陷入历史循环论。
26、法国人文主义学者波丹虽然否认基督教史学的四帝国体系,颂扬16世纪科学和贸易方面的成就,但他并不赞成历史进步论,而是赞成历史循环论,甚至指责古不如今的思想。
27、现代资产阶级也宣扬历史循环论,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8、历史循环论承认历史按一定秩序变化,但曲解了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
29、历史循环论曾被当成最肤浅的史学理论,可是进步主义的直线观解释不了这种惊人的相似和对应。
30、进化论对中国的正面影响体现在进化论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摧毁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教条以及打破了历史循环论的怪圈这三个方面;
31、其目的在为当时的社会变革进行论证,但却陷入了历史循环论。
32、战国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就是这种历史循环论的典型代表。
33、吾知历史循环论是专制下的必然矣!
34、古代思想家不能从历史本身去寻找历史变化的原因,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不可能想像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现代资产阶级学者无法摆脱没落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尖锐矛盾和绝望情绪的氛围,这是他们陷入历史循环论的历史的、阶级的根源。
35、董仲舒的历史循环论和具有宗教意义的“大同”思想也体现了这一文化特性。
36、在这短短的二十年里,十二亿人民由贫困逐步走向小康,这是社会历史不断发展进步的最有力的证明,也是对所谓“社会堕落论”、“历史循环论”最有力的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