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_董必武的拼音_董必武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董必武的拼音是dǒng bì wǔ,它是一个ABC式词语,文章为您提供董必武的读音,董必武的解释,董必武的造句,董必武的英文翻译等内容。
董必武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繁体,注音等)
董必武拼音 | dǒng bì wǔ | 董必武怎么读 | 跟我读 |
---|---|---|---|
董必武繁体 | 董必武 | 董必武火星文 | 董必武 |
董必武注音 | ㄉㄨㄙˇ ㄅㄧˋ ㄨˇ | 董必武读音 | dongbiwu |
董必武拼读 | 的(de1)塕(weng3),董(dong3)|波(bo1)异(yi4),必(bi4)|五(wu3) |
董必武的意思和解释
· 基本释义
把檐沟里的水引到地面的竖管,多用铁皮等制成。也叫水落管。
· 详细释义
(1886-197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曾任中共汉口地方委员会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方局书记,参与领导重庆、南京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建国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对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主要著作编为《董必武选集》。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曾任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董必武的翻译(英语/德语/法语)
董必武英文怎么说:Dong Biwu
董必武德语怎么说:暂无译文
董必武法语怎么说:暂无译文
用董必武怎么造句
很抱歉,暂无造句
与董必武相关的词语
带董字的三字词语:老古董,董事长,骨董囊,卖懵董,骨董行,今董狐,董逃歌,谷董羹,骨董羹,黑古董,董泽湖,董必武,杂骨董,骨董饭。
带必字的三字词语:必修课,必需品,不必要,必修科,后必有,行必果,甲必丹,言必信,必效膏,董必武,必赤赤,必以情,和必斯,还必须,必彻彻,谋必得,必阇赤。
带武字的三字词语:武把子,重武器,轻武器,神武台,武童生,武家样,武秀才,臧武仲,神武旗,武术刀,苏武节,武圣人,文武士,武陵郡,寒武系,广武君,忠武郎,演武场,武陵滩,武士道。
以上董必武的相关内容,来源于汉字辞典中查询董必武的结果,希望对您学习董必武这个词语能有帮助。
(责任编辑:李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