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款简单爽口中药粥赶走恼人痛经病

痛经是几乎所有女性都会谈论的话题。朋友们经常告诉小编“痛经根本不是人类的口味”。的确,痛经是女性朋友们头疼的问题。下腹持续疼痛、肿胀、腰酸背痛。病情严重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疲劳、面色苍白、冷汗等症状,现在是夏季最热的时候。痛经时不能吹空调。你汗流浃背。只需要一会儿,一件衣服就会被弄湿。用更严肃的话来说,生比死好。

事实上,痛经是女性的常见症状,但目前,痛经的医疗治疗主要集中在止痛和镇静上,疼痛症状最多只能治疗三天。大多数治疗仍然更注重心理治疗,主要是消除紧张和担忧,加上他们需要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定期和适当的锻炼等,直到疼痛无法忍受,你才会接受药物治疗。小编今天专门为痛经收集了六种止痛粥,让你轻松舒适地度过生理期。喝起来很好,没有任何副作用。你不必再忍受痛经了。接下来,跟随小编学习!

中医学认为痛经的病因主要是肝郁、气滞血瘀、经络寒凝、气血不畅。因此,中医对痛经的治疗主要是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枸杞、枣、枣皮、鱼鳔各10克,大米50克。打开鱼鳔,洗净,切成细丝,放入麻油锅中炒熟,然后放入枸杞、红枣、大米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粥。粥煮好后,根据你的口味,加入葱、姜、花椒、盐、味精和其他调味品,煮沸,每天喝两碗,月经期间服用5-7天。调节肝肾,温经止痛。

取元胡10g,白芷10g,益母草10g,红花10g,大米100g,白砂糖适量。将上述药物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浸泡5—10分钟,然后煎汁,加米饭煮成粥,粥煮好后加糖,煮开服用,每天喝两碗,服用3—月经前5天,连续服用5天;7天。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特别适用于月经前或月经期间腹痛,或伴有乳房肿胀疼痛、经血少而通畅、血色黑、血块、血块出来后疼痛缓解、四肢低温、假便等症状的患者。

分别取阿胶10克、苦艾叶、地黄、川芎、炒甘草、当归、白芍、党参、黄芪各10克,大米100克,白砂糖适量。将除阿胶外的几种药材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浸泡5—10分钟,用水煎果汁,然后加入米饭煮粥。粥煮好后,加入阿胶和糖,煮沸后食用。每天喝两碗。开始服用3—月经前5天,连续服用5天;7天。温经散寒,祛湿止痛。适用于下腹寒痛、经血少、经血紫暗、血块多、四肢冰冷、排尿清晰、时间长等

取当归、川芎、白芍、地黄、党参、茯苓、炙甘草、白术10克,100克大米和适量糖。将上述药材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浸泡5—10分钟,然后煎汁,然后加入米饭煮粥。粥煮好后,根据你的口味喜好加入白糖,然后煮沸。你也可以把八珍口服液混合到粥里一起吃。每天喝两碗。月经期服用,从生理期第一天开始,连续服用5—7天。补气养血,调经止痛。尤其适用于生理期血虚痛经的女性。

取党参、白术、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茯苓各10克,红枣5粒,甘草5克,生姜3片,大米50克,红糖适量。将上述药材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浸泡5-10分钟,然后煎汁,加米饭煮成粥。煮粥时,根据你的口味喜好加入红糖,然后煮沸。

每天喝两碗,在月经期间服用。从生理期的第一天开始饮用,连续服用5-7天。补气养血,温经止痛。适用于生理期内或生理期后出现的下腹痛症状,如月经量少、冷汗、乏力、腰膝酸痛、疼痛、头晕、心悸、气短等。

痛经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痛经就会被我们抛弃。女性月经是一个特别敏感的时期。在此期间,最好不要服用止痛药。中医饮食是最佳选择。你有没有学过上面的提神健脾粥?快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