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出血了怎样快速止血

各种创伤通常都会出血,这是因为来自血管的压力使血液流出。出血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微血管出血。

当动脉出血时,鲜红的血液大量涌出,心脏收缩成喷射状。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尤其是四肢动脉出血。如果不及时停止,很快就会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静脉出血时,暗红色血液缓慢流出,出血速度快,出血量逐渐增加。如果不及时止血,就会逐渐形成失血性休克。

微血管出血只是出血,通常可以自行凝固和止血。

人体本身具有止血和凝血的生理功能。在受伤和出血的情况下,血管的断裂端会自行收缩以减少失血。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会因出血而被激活,加速凝血过程,使血液形成凝块,像螺栓一样堵塞血管出血的路径。伤口的血流越慢,就越容易形成血凝块和止血,反之亦然。

正常成年人一次失血500毫升,对身体影响不大(例如一次献血量可达200~400毫升),但如果失血量超过2000毫升,后果将非常严重。剩余的血液不能保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导致生命危险。因此,有必要迅速、正确地止血。

如何判断出血量?当出血量超过800毫升时,患者口渴、面色苍白、冷汗、皮肤湿冷、心慌,脉搏每分钟超过100次。持续失血,大脑供血减少,出现头晕、头晕、晕厥和四肢无力。严重出血的病人会休克、血压下降,很快就会失去知觉,濒临死亡。以下是正确的伤口止血方法。

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用无菌纱布和棉垫覆盖,然后用绷带包扎。在紧急情况下,任何干净合适的东西都可以临时借用作止血绷带,如手帕、毛巾、布条等,以止血并送往医院治疗伤口。

(II)静脉出血止血

除上述绷带止血方法外,还需要压迫伤口止血。用手或其他物体按压伤口上方的敷料,使血管变平,减缓血液流变性,容易形成血栓。这种压力必须持续5到15分钟才能起作用。腋窝和大腿根部等深部可以用纱布填充伤口,然后在压力下包裹。抬高受伤部位也有利于静脉出血的止血。

(III)动脉出血止血

分为指压法和止血带法。

1?手指按压法方便及时,但位置需要准确。用手指按压出血部位的上部,用力按压血管以阻止血流。如果指压20~30分钟后出血仍未停止,应使用止血带止血或其他方法止血。

2?止血带止血

适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急救。这种方法止血效果最好,但容易损伤肢体,影响后期修复。方法是在佩戴止血带前将患肢抬高12分钟。首先在出血部位,如上臂或大腿的上1/3处,用毛巾或棉垫包裹皮肤,然后拉伸并收紧止血带,并将其包裹在毛巾上。不得太紧或太松。伤口最多应伤口两次以止血。止血带最好使用弹性橡胶管。严禁使用铁丝、电线等作为止血带。止血带应敷在受损部位2~50分钟。止血带应该贴在止血带被轻轻按压的部位。此时,应使用止血带止血。止血带每次使用5~30分钟。放松止血带时,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如果没有太多出血,请使用其他方法止血,以免血管压迫时间过长而导致肢体坏死。初次止血后,分支出血必须尽快送往医院进行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