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最容易骨折的部位在哪里
老年人应注意骨折最易发生的三个部位,包括手腕、椎体和髋部。外科急救提醒老朋友保护身体,避免骨折。
主要发生在腰椎和胸腰椎。当人类骨质疏松症发生时,它通常首先涉及脊柱的椎体,这会减少椎体中支撑骨小梁的数量,并在质量和结构上变得脆弱。一旦受到外力刺激,如坠落和坐姿损伤,松脱和空洞的椎体容易发生形态学改变,即椎体压缩性骨折。此时,患者的腰痛症状进一步加重,一些疼痛会扩散到腹部。上下活动受限,驼背畸形越来越明显。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国外引进椎体成形术技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对于早期和不完全的椎体压缩骨折可以立即取得效果。对于一些多椎体和陈旧性骨折,只要椎体没有完全压缩,也会有很好的疗效。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类型。当人们想要摔倒时,他们会反射性地伸出手掌触地,以支撑和保护自己的身体。此时,身体的重力将集中在前臂远端的桡骨和骨折处。此时,由于腕关节在伸展位置受到的应力最大,骨折的远端移动到手的背侧。从侧面看手腕,会出现一种特殊的“锅铲状”畸形。
对于此类骨折,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即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腕关节屈曲,尺骨偏斜固定一个月。移除固定装置后,患者在2~3个月的功能锻炼后会逐渐恢复正常。
髋部是连接下肢和躯干的部分。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在跌倒时容易导致股骨粗隆或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这是人类骨折最难愈合的部分。愈合时间超过3个月。由于骨折无法愈合,一些患者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应是首选。
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这部分骨骼的血液循环相对良好,通常在6周内愈合。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是患者卧床,患肢处于外展和内旋位置,进行持续的骨牵引。然而,即使是六周的牵引对老年患者来说也是非常痛苦的,护理也非常困难。因此,外科内固定是损伤早期较为活跃的方法。髓内钉或动力髋螺钉可用于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