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用创可贴后不可一贴了之

半个月前,康阿姨在做家务时不小心被菜刀划伤了左手食指。康阿姨用创可贴把受伤的食指紧紧地包起来。血停了,但伤口很痛。康阿姨认为,如果她坚持下去,事情就会过去。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当疼痛慢慢缓解时,康阿姨打开创可贴,看到她左手食指的最后一部分变黑萎缩。她急忙去医院做手术。医生为康阿姨做了手指截肢手术,并告诉女儿,如果康阿姨当时不使用创可贴,或者使用创可贴后发现伤口非常疼痛,她可以及时到医院进行消毒、抗感染等治疗,那就不是截肢了。康阿姨后悔地哭了。她指责自己缺乏医学知识,认为只要是伤口,她就可以用创可贴治愈。

但是,由于创可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差,不利于伤口分泌物的排出,反而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使伤口和伤口周围的皮肤变白变软,导致继发感染。因此,创可贴的使用时间不应太长或太湿。如果使用24小时后发现伤口有发热、疼痛难忍、肿胀加剧等异常情况,应认为伤口可能感染,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消毒和抗感染治疗。

通常有人直接将创可贴贴贴在伤口上,这是绝对错误的。很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应首先清洁伤口(最好用3%的过氧化氢清洗),然后使用创可贴。如果皮肤损伤相对较深,并且该部位得到了无条件治疗,你最好先用清水清洗伤口,然后简单地用创可贴包扎。同时,要抓紧时间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正式消毒治疗,以免造成二次感染和延误病情。此外,打开创可贴后,避免污染药物表面。贴好后,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无水、无污染。如果创可贴是湿的,请立即更换。同时,创可贴不应包裹得太紧,以避免因伤口气密而导致厌氧感染。如果包裹太紧,很容易堵塞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导致缺血性坏死。简而言之,安全使用创可贴应遵循以下原则:

(1)被动物(如猫和狗)咬伤后,不能裹上创可贴。用肥皂水多次冲洗伤口,然后用碘和酒精消毒,使伤口暴露,并注射狂犬病疫苗。

(2)有严重创伤和污染伤口的患者应去医院治疗。清创术前不要使用创可贴。绷带不应用于受污染或感染的伤口或有分泌物或脓液的伤口。

(3)指甲和刀尖穿刺等深而窄的伤口不能用创可贴包裹。止血后,伤口应暴露以防止破伤风感染。如有必要,应在医生指导下注射破伤风血清。

(4)烧伤和烫伤后的溃疡和渗出物不能粘贴创可贴,以避免因分泌物引流不良而引起继发感染。

(5)如果敷在伤口上的创可贴被水浸泡,请立即更换创可贴。这在户外尤其重要。因为创可贴有很好的吸水能力。如果忽略它,伤口相当于直接浸泡在水中,但它已经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现在,虽然市场上有防水创可贴,但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在户外活动中最脆弱的手关节上粘贴时,防水性能根本无法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