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肢患者如何急救?
① 上肢止血:上肢止血时,从锁骨凹陷处向下、向后塑形至搏动的锁骨下动脉,用拇指按压。前臂出血,肱动脉被压入上臂肱二头肌内。手掌出血会压迫腕部内外的尺动脉和桡动脉。
② 下肢出血:下肢出血时,股动脉从腹股沟韧带中点流出,用拇指或手掌垂直按压。足部出血,踝关节外侧和下侧的胫后动脉和足背的胫前动脉受压。伤口也可以用纱布或绷带紧紧包扎止血。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压力绷带止血法:将无菌纱布、敷料或清洁的毛巾、布等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子,盖上伤口,然后用适当的压力绷带、三角巾等进行压迫止血。这种头发主要用于静脉出血的止血。前臂出血时,在肘窝处加棉垫;当屈肘上臂出血时,在肘关节处加一块棉垫;上臂小腿靠近胸壁出血时,在腘窝处加垫;当膝盖或膝盖弯曲的大腿出血时,在大腿根部加垫并弯曲臀部。然后用绷带或三角毛巾固定住伤口止血。这种方法对伤员来说是痛苦的,不应选择。如果怀疑骨折,不要使用。
止血带止血虽然止血带止血能有效地阻止肢体出血,但可能引起或加重肢体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应谨慎使用。主要用于其他方法无法控制的出血。
① 止血带的选择:安全气囊止血带是最好的。它有一个大的压缩面积,对组织的损伤很小。可调节和控制压力,便于定期放松。第二种是橡皮管和橡皮筋,具有弹性好、易于闭合血管、对肢体组织损伤小的特点。其他人也可以使用宽布、绷带和腰带制作止血带。不要使用铁丝、钢丝、绳索和其他替代品。
② 包扎前准备:先将受伤肢体抬高,使血液回流,然后在包扎止血带处的肢体上加1-2层布垫或衣服,以保护皮肤。不要将止血带直接系在皮肤上或棉衣和裤子外面。垫子太厚,止血带无法达到止血的目的。
③ 结合部位:止血带应尽可能靠近出血伤口,以减少组织缺血的范围。避免将上臂卡在中下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大腿应在上2/3处打结。前臂和小腿不应绑在前臂和小腿上,因为双骨骼中的血管在两块骨骼之间运行,止血带不能阻断血管。如果零件已装订1~2小时,则应在2~3厘米的稍高位置装订。
④ 注意事项:
a.松紧适度,以止血为准。
B.止血带的捆扎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不超过1小时。如果必须延长,则应每1小时放松一次。放松时间以恢复局部血流,直到组织有轻微新鲜出血。
C.捆扎标志所有用止血带捆扎的伤员必须挂上彩色标志,并加强交接班,如捆扎时间、位置等,防止因缺血时间过长而发生严重并发症。
2. 固定方法
对于尚未完全断开的肢体,包扎后用夹板将伤口妥善固定,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在搬运过程中造成再次伤害。夹板有不同的形式。只要达到制动目的,就可以使用当地材料。下肢骨折时通常使用直夹板,上肢骨折时可以使用直角夹板,以保持肘部弯曲90°
① 固定前应进行有效的止血和伤口敷料。刺伤处的骨头端无法归还。
② 在不移动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受伤肢体固定在局部,以免增加伤者的疼痛。
③ 固定设备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应使用软垫进行填充,以确保固定效果,避免损坏皮肤。
④ 固定时,注意适当的捆绑松紧度。如果松了,就不能起到固定作用,如果紧了,就会影响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