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低 危害可不低

血压主要受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和循环血容量的影响。一旦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或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血压就会降低。低血压的主要危害是影响全身各器官的血液供应,尤其是导致脑、心、肾等重要器官血液供应不足,并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根据低血压的不同优先级和原因,其危害和预防方法也不同。介绍如下:

当血压突然从正常水平下降,并显著低于正常值时,称为急性低血压。临床表现为严重危及生命的休克或短暂性晕厥。

① 休克:除血压骤降外,还有易怒或迟钝、苍白或发绀、四肢湿冷、脉搏快弱、尿量减少等。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积极治疗,心脏、大脑、肾脏等身体重要器官会因严重供血不足而造成缺血缺氧,并很快导致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这是最严重的低血压。我们需要立即去医院急救。

② 晕厥:也被称为晕厥,它是由突然和短暂的血压下降引起的,导致暂时和广泛的大脑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晕厥,一般持续2~3分钟左右,然后所有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晕厥发生前有情绪紧张、创伤、疾病、手术、出血、生活环境通风不良、过度疲劳、长期站立等多种诱因。患者通常注意不要出现这些情况,这对预防晕厥发作非常重要。

指的是慢性持续降低血压的状态,包括身体和姿势状况。

① 体质性低血压:也称原发性低血压,病因不明。这在有家族遗传倾向的瘦女性中很常见。大多数患者没有意识症状,测量血压时只发现低血压。这种低血压如果没有症状,可以是长期或终生低血压,不影响正常活动和寿命,甚至有延长寿命的趋势。然而,如果伴有神经疲劳、健忘、心悸、头痛、头晕,甚至晕厥,则会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患者的这些症状通常不仅仅是由低血压引起的,还与一些慢性病或营养不良相结合。因此,对于有症状性低血压的患者,除了加强营养外,还应去医院检查,并对其慢性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② 体位性低血压:又称体位性低血压,是由卧位突然变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引起的低血压。如果找不到原因,则称为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这种情况很少见。大多数人都能找到病因,称为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在中老年人中更常见,男性多于女性。直立姿势时,由于低血压和脑缺血,视力模糊、头晕、疲劳、晕厥,严重时甚至昏厥,如骨折和脑外伤。其中大多数发生在早上起床、攀爬、走路、移动或站着小便时。

目前,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除了注意合理饮食和规律生活外,患者还应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长时间站立。当以躺着的姿势站起来时,你必须动作缓慢,尤其是对于那些早上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人,你应该在早上更缓慢地起床和下床。如果站立排尿容易引起低血压和晕厥,应改变站立排尿的习惯。对于那些有严重症状的人,在站立前尝试用弹性绷带包扎下肢,这可能有助于缓解或缓解症状。

对于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除了有全身疲劳、头晕、头晕甚至昏厥的危险外,还有一些原发性疾病,如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营养不良、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一些抗高血压和镇静药物的使用。因此,在预防和治疗中,除了预防和治疗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外,还应相应处理病因。排除这些主要原因后,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