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湿疹有妙招

湿疹实际上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通常发生在体质过敏的人身上。夏季气温高,人体能量消耗大,抵抗力下降,容易使疾病复发。此外,强紫外线和湿度是诱发湿疹的因素。

中医认为湿疹是由湿热体质、外风邪和风湿热邪引起的,它们会浸透皮肤,导致皮肤潮红、红斑、丘疹、水疱和脓肿、血液循环不足、干燥和风,使皮肤脱皮、皲裂和瘙痒。其中,“湿”是主要原因。由于湿邪粘稠、浑浊、易变,该病往往病程较长,形状不确定。通过内治外治的方法,既能祛风清热治本,又能燥湿止痒治标。双管齐下的方法效果更显著。

风生型:多见于急性湿疹。症状是皮肤发红、瘙痒,甚至在风、舌红和脉浮的情况下皮肤肿胀。

常用的中药包括:防风、芥末、当归、地黄、苦参、苍术、蝉蜕、亚麻和石膏。

热型:在急性湿疹中更常见。表现为皮损、红肿、流水、严重瘙痒、尿黄、便秘、舌红、毛黄、脉串数。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黄柏、黄连、苦参、大黄、猪苓和蒲公英。

虚实混合型:这是血虚、脾虚和湿热的混合型,主要见于慢性湿疹。这表明湿疹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愈合,皮肤变得越来越厚,被抓伤时会流出黄色的水。受影响区域的肤色暗淡,身体疲乏无力,苔藓油腻,舌头轻软,脉搏缓慢。

常用的中药包括白术、茯苓、当归、丹参、白芍、地黄、地黄和薏苡仁。

中医师可根据患者病情选用苦参、黄连、黄芩、炉甘石、紫草、冰片、明矾、雄黄等中药配制软膏,涂抹于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