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怎样治疗慢性结膜炎
慢性结膜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膜慢性炎症。这是眼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病情持续时间长。它经常发生在双眼。它没有季节性,视觉也不受影响。本病属于中医“白涩病”范畴,又称干涩性眩晕。有些病例也可归因于“红丝秋脉”病。
[治疗]清热益肺。
[方剂]桑白皮汤加减法。主要药物:桑皮、泽泻、玄参、甘草、麦冬、黄芩、旋覆花、菊花、地黄、桔梗、茯苓。
邪热伤阴,可加土、花粉、石斛滋阴,清热利湿,去泽泻、茯苓。
[治疗]滋阴润肺。
[方剂]养阴清肺汤加味。主要药物:玄参、甘草、牡丹、地黄、薄荷、麦冬、贝母、丹皮。
方剂中可加入太子参、石斛、花粉、玉竹、五味子补气养阴,可加入白眼、红眼、桑树皮、地黄皮清热化肺、红眼、蝉蜕、,处方中可以加入菊花和浓密的花朵,使眼睛明亮,消除雾霾。
[治疗]清热益气机。
[处方]三仁汤。主要药物:杏仁、薏苡仁、豆蔻籽、半夏、厚朴、滑石、桐草、竹叶。
红色和红色很重。加入地黄、赤芍、牡丹皮,凉血止痒。加入白芷、地黄、鲜白皮,祛风止痒。
[治疗]滋补肝肾,滋阴养血。
[处方]杞菊地黄丸。主要药物:枸杞、菊花、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
对于口干明显、流质少的患者,常添加玄参、沙参、女贞和麦冬,以增强滋阴能力。对于那些眼睛呈淡白色的人,可以加入地黄和桑黄皮来清除热和红肿。
[药物组成]桑叶、菊花、连翘、桔梗、杏仁、薄荷、芦根、甘草。
[功效]祛风除热。
[适应症]适用于本病肺经风热证。早上,内眼角有分泌物。眼角有白色泡沫分泌物。结膜正常或轻度充血,舌头呈红色,被毛薄而白。
[用法和剂量]在水中服用,每天一剂。
[临床应用]眼部干涩,加人参、麦冬养阴生津。
[药物组成]黄连3克、黄芩3克、大黄6克、黑栀子9克、连翘9克、白菊花9克、朱砂配茯苓12克、嫩钩藤9克(后煎)。
[功效]清火安神。
[适应症]慢性结膜炎是一种心脏炎症。其特点是内、外眦结膜充血,分泌物较多,轻度刺激症状,口渴、嗜酒、烦躁、舌红、脉细。
[用法和剂量]在水中服用,每天一剂。
[使用注意事项]不要局部滴水。
可使用10%千里光滴眼液、熊胆滴眼液或珍珠滴眼液,每天3-4次。
选取光明、赞竹、景明、太阳、风池、丝竹空、四白、列克等穴位。每次取3~4分,每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药物成分]15克苍术、桑叶、木瓜和牛膝、12克防己、9克洋甘菊、黄柏和甘草。
[治疗]混合药物,加入2000毫升水,煮沸,用慢火煎20分钟,过滤出药液,注入搪瓷盆。水温适中时浸泡双脚,保持水温20分钟。每天下午和晚上各一次。
[功效]《明日除湿洗脚方》由清朝光绪年间的御医慈禧起草。原方载于《慈溪光绪方选》。采用足浴法,通过下肢相关经络调节内脏功能,达到清热除湿明目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