瘨痫治疗有哪些方法 中医这么做

癫痫多属于原发性虚证、上亢下亢。虽然在发病期有这种虚证的症状,但风阳、痰热、气逆、络阻等症状更为突出。风痰浊邪蒙蔽脑孔,阻滞清阳之气,元神失控引起的多动症状更为明显。根据中医急症治标的原则,首先要以祛邪为中心,从开窍醒脑、平肝风、清痰清热、活血通络、疏通脏腑、泻热化气等方面进行治疗。此时,邪气亢进,证实,病程短。因此,没有缓慢的治疗方法。最好尽快消灭这种疾病。针灸和药物可以结合使用,中西医结合也可以使用。

总之,癫痫的一般治疗方法是消除病因,平复逆气,稳定大脑,控制发作,调节脏腑、经络、气血功能,从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要消除病因,就要有针对性,如清热化痰、祛瘀、安风、平惊、积消积、驱虫、平气等。抓好运脾、平肝、疏通脏腑。由于逆气的突然产生和肝气的上逆,脾胃转移紊乱,调节内脏和经络,气血功能应侧重于调节脾胃。

此外,由于癫痫的病情复杂且持续,临床上应注意以下治疗原则。

不同的患者在癫痫的不同病程阶段、发作阶段和休息阶段会有不同的病理变化。因此,中医对癫痫的治疗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正如明朝国王肯唐所说:“由于不同的原因,治疗方法也不同,如安神、吐痰、火清神经。癫痫的症状无非是风、痰、火、瘀、虚。在疾病的开始和发作时,不止有邪气。大多数症状为风、痰、火、瘀,应予以治疗。

癫痫的治疗应以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基础。不同的癫痫综合征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不同的疾病结局。我们应该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并根据症状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更适合这种情况,减少错误,提高疗效。根据清代李永翠的《辨证论治、调剂补虚——癫痫病》一书,阳癫痫痰热在心、胃,由嗅震而成。如果痰热很热,也可以不闻休克。宜用寒阴凉型癫痫,这也是以痰热为基础的。因为太冷太冷,会损伤脾胃,成为阴性癫痫。方法应该是干湿、温热、滋补和祛痰。在明·卢波西的《关于婴儿和儿童的一百个问题:令人震惊的癫痫》中也有相关记录。据认为,阳性癫痫多为首发,治疗以祛风、化痰、泻火为主。癫痫综合征的病程较长,多为阴性癫痫,主要调节和补充脏腑气血。在中医辨证论治方面,我的经验是,在建立中医病名诊断的基础上,要重视证候诊断,而胎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断只是对各种相似证候的总结,不能全面指导治疗。证型诊断是最基本的诊断。有必要区分疾病的性质、部位、趋势和发病机制。同时,我们必须把西医的诊断和分类结合起来。

早期治疗是癫痫临床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只要被诊断为癫痫,就应该立即使用。即使惊厥患者目前无法确诊,也应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及时处理,坚持治疗,不拖延。

正确的用药需要准确的辨证。在此基础上,选择疗效好、无明显毒副作用的处方。目前,许多治疗癫痫的处方使用朱砂、铅粉或巴豆等有毒产品。注意不要过量服用或长期服用。如果你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你必须清除有毒物质。一般来说,煎剂可用于早期或重病患者,片剂、粉剂、丸剂和丸剂适合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应该简单,但不要复杂。不要混合使用多种处方和药物。如果添加了抗癫痫西药,则不得突然减少和突然停止,这是必须遵循的治疗原则。

癫痫是一种慢性病,病程较长,在确定治疗方案并取得疗效后,不要随意改变。用药时间、用药方法和剂量应固定。当然,如果治疗无效或病情发生变化,治疗方案需要随综合征而改变。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我们不仅要尽最大努力控制癫痫发作,而且要以此为最终目标。由于一些难治性癫痫,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中西药很难控制癫痫发作。如果我们能找到减少癫痫发作和减轻病人痛苦的方法,我们就能达到一定的目的。相反,随意增加剂量或使用不适当的有毒药物,即使控制一段时间,也可能因药物中毒给患者带来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