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咯血怎么办?

咯血指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它是明亮的红色和古老的深红色。它可以与痰或纯血混合。因此,咯血包括痰血和单纯咯血。可分为少量咯血(血容量小于100ml)、中度咯血(100-600ml)或大量咯血(大于600ml)。

反复咯血可导致贫血,例如:

面色苍白、血红蛋白降低、心悸、虚弱和食欲减退。短期咯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发绀、皮肤湿冷、易怒或昏迷。大咯血时,容易将血液吸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甚至窒息,应及时抢救。

首先:

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应该消除,环境应该保持安静。少量咯血不需要特殊治疗,活动也较少。对于中度咯血,患者应卧床休息,头部向一侧倾斜或采取患侧卧位,这样可以减少出血,避免血液流向健康侧。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让患者平躺在受影响的一侧,头低脚高,以便于血液排出,并向患者解释他必须咳嗽,不要抱着头,不敢咳嗽,尽量不要使用镇咳剂、麻醉剂和镇静剂。如果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或配合治疗,可以使用有效的止血或镇咳药物进行治疗,如止血敏感性、安络血、维生素K1、云南白药等

注意血压、尿量、呼吸和一般情况。在患者胸部放置冰袋可以减少出血。及时联系急救中心或医疗单位寻求帮助,并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送往医院治疗。

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咯血者应减少活动,避免情绪激动,禁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咳嗽或强迫排便,以免再次引起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