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喉炎--小儿猝死的一大病因

急性喉炎是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通常发生在冬季和春季。在我国,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以感染性疾病儿童最高,占儿科门诊病例数的39%-65.5%,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35.4%-60.2%。如何降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儿科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呼吸道是呼吸气体的必要通道,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喉部的优势在于两者的结合处,喉部本身属于上呼吸道。与成人相比,儿童喉腔相对狭长,呈漏斗状,喉软骨发育不完善。然而,喉和声带粘膜柔软,富含血管和淋巴,容易充血和水肿。

同时,儿童的咳嗽和排痰能力比成人弱得多,分泌物容易积聚在漏斗状的喉咙中。所有这些解剖和生理特征的不利因素都使儿童,尤其是2-3岁以下的婴儿,容易发生喉炎,炎症容易引起喉狭窄,甚至急性喉梗阻,严重的吸气困难和猝死。

大部分由病毒引起,而引起喉炎的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急性喉炎通常以流鼻涕和咳嗽等症状开始,持续1~2天,随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和声音嘶哑,以及特征性的吠叫样咳嗽(通常称为“断喉”)和吸气性喉炎。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吸入性呼吸困难、鼻子抖动、脸色蓝紫色、易怒、难以躺下和入睡,以及喉咙里有痰的声音。这些症状通常在夜间更严重,儿童可能出现呛咳、食物呛咳等现象。

熟悉这些症状可以让我们对急性喉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注意孩子是否发高烧,还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喉梗阻症状,因为一旦严重喉梗阻的诊断延迟,就会危及生命。

如果患有急性喉炎的儿童在安静和睡眠时也有喉鸣音和吸气抑制,则表明他们患有II级喉梗阻,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当出现紫绀、面色苍白、易怒等症状时,为Ⅲ级喉梗阻,必须抢救治疗,并随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