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低血压怎样治疗?

慢性低血压:指血压持续慢性下降的状态,包括身体和姿势状况。

又称原发性低血压,无法找到病因。这在有家族遗传倾向的瘦女性中很常见。大多数患者没有意识症状,测量血压时只发现低血压。这种低血压如果没有症状,可以是长期或终生低血压,不影响正常活动和寿命,甚至有延长寿命的趋势。然而,如果伴有神经疲劳、健忘、心悸、头痛、头晕,甚至晕厥,则会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患者的这些症状通常不仅仅是由低血压引起的,还与一些慢性病或营养不良相结合。因此,对于有症状性低血压的患者,除了加强营养外,还应去医院检查,并对其慢性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又称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从卧位突然变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而引起的低血压。如果找不到原因,则称为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这种情况很少见。大多数人都能找到病因,称为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在中老年人中更常见,男性多于女性。直立姿势时,由于低血压和脑缺血,视力模糊、头晕、疲劳、晕厥,严重时甚至昏厥,如骨折和脑外伤。其中大多数发生在早上起床、攀爬、走路、移动或站着小便时。

目前,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除了注意合理饮食和规律生活外,患者还应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长时间站立。当以躺着的姿势站起来时,你必须动作缓慢,尤其是对于那些早上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人,你应该在早上更缓慢地起床和下床。如果站立排尿容易引起低血压和晕厥,应改变站立排尿的习惯。对于那些有严重症状的人,在站立前尝试用弹性绷带包扎下肢,这可能有助于缓解或缓解症状。

对于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除了有全身疲劳、头晕、头晕甚至昏厥的危险外,还有一些原发性疾病,如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营养不良、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一些抗高血压和镇静药物的使用。因此,在预防和治疗中,除了预防和治疗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外,还应相应处理病因。排除这些主要原因后,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