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灾难心理急救措施

国家心理危机干预专家、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何明博士提醒说,如果你真的遇到突发性灾难,你最好学会“心理急救”,而不是担心它。

11月15日14时,上海市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发生火灾。在逃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场景。

公寓起火后,许多人选择爬上脚手架而不是逃跑。陈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事发时,她刚刚打了个盹。她隐约闻到一股浓烟味,意识到起火了。她的第一反应是拨打火警报警119,但手机已关机,火势越来越大。

“火星飞到哪里,就会燃烧。当时,我被四面包围着&“她回忆起那场火灾时说&“当时,我想既然我在等着被烧死,我还不如从一栋楼上跳下去呢”&Rdquo

,所以她爬上了窗外的脚手架。幸运的是,消防官兵及时救了她,否则她随时都有从大楼上掉下来的危险。

那天,和陈女士一样,许多居民选择爬上脚手架。

第二天,《环球时报》英文版发布了一张令人震惊的图片。三位老人爬上脚手架,感到无助。

“这是一种典型的由恐慌引起的非理性行为“恐慌是恐惧持续后思维混乱、情绪极度波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在逃避时会导致一些不合理和非理性的行为。结果往往是不幸的。例如,有些人在浓烟面前不知所措,从高楼上跳下来,然后死去。看到火灾,他们只是朝相反的方向跑,不管它是否是一条死胡同。显然,走楼梯是安全的,但他们觉得电梯逃生速度很快,并逃进了电梯&Rdquo

何明博士说,恐慌在一开始通常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但由于恐慌恐惧具有传染性,它很快就会传播到人身上,非常快,往往会导致无法控制的恐惧,从而导致对他人的盲目服从,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和更大的伤亡。盲从是指在恐慌和恐惧中不知所措,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没有独立意见,随大流。心理上,人们总是这样:当他们的能力无法;生存”,他们必须依靠集体力量。在这个时候,盲目跟随很容易&“例如,一群人盲目跟随人群。当他们看到人们从楼上跳下来时,他们一起跳。至于跳下去的后果,他们不在乎。事实上,许多大规模伤亡和火灾的发生与这种盲目服从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密切相关&Rdquo

如何调整你的心理以避免在突然发生灾难时惊慌失措和盲目服从?

何明博士说,如果发生突发灾害,我们必须学会“心理急救”。心理急救是以经验为指导,帮助儿童、青年、成年人和家庭克服灾难和恐怖主义的标准手段。这是一种减轻灾难带来的痛苦,增强短期和长期功能适应性的方法&Rdquo

首先,平时做好心理预防&Ldquo;如果发生火灾等突发性灾害,人们会因为生命财产受到威胁而内心恐惧。恐惧是我们保护生命的一种重要心理反应,对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然而,很多人往往恐惧过度,导致困惑,采取错误的措施,失去了很多减少损失和伤害的机会&何明博士说,如果我们平时能经常练习火灾逃生方法,了解最佳疏散走廊位置,并将突发火灾的逃生技能作为一种生理本能,在发生火灾时,除了恐惧,我们还可以采取身体保护措施,像条件反射一样逃离和撤离,并迅速逃离。”;培养这种条件反射习惯心理是最好的心理预防措施&Rdquo

其次是事件发生时的自我心理暗示。如果出现恐慌,如果有很多人,最好有冷静的人来组织大家采取行动,这样会相对减少恐慌和相互感染的程度。就个人而言,你应该不断地给自己提示:;我相信我能!我可以&“在做好并增强心理暗示的基础上,深呼吸,不去想最坏的结果,理性地思考如何应对危险。

也非常重要

除了发生灾难时的“心理急救”之外,灾后的“心理急救”也非常重要。

何明博士说,人们在经历灾难后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该患者的症状通常在事件发生后3~6个月出现。患者极度兴奋、紧张和恐惧。他们经常整夜无法入睡,处于恍惚状态。有时,当他们受到创伤时,他们会反复出现在睡眠中。同时,他们还表现出易怒、抑郁、悲伤、无法集中精力、完全或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等。

“如果灾难发生,他们不仅会遭受身体上的痛苦,还会遭受精神和心理上的痛苦。然而,物质上的同情并不能完全消除一些受害者心中的阴影。此时,何明博士提醒我,灾后“心理急救”,即心理干预,尤其重要。

“我将教你一种对灾难受害者进行“心理急救”的方法:首先,离开现场,因为经常经过事件现场,受害者会情不自禁地在脑海中重复一个悲惨的场景,刺激病情恶化。最好的方法是远离现场,远离视线和心灵。第二是让家人理解。许多受害者的不良情绪表现实际上是一种疾病,即大脑功能受损并发生病理变化。何明博士建议,如果家人和朋友看到许多对患者的劝说没有效果,不要抱怨受害者没有开悟,而是继续保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