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气垫的使用误区
救生气垫是高空逃生的救生设备。具有充气时间短、缓冲效果显著、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采用具有阻燃性能的高强度纤维材料制成,具有阻燃、耐磨、耐老化、折叠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本文根据灭火救援的实际经验,从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如何走出救生气垫使用的误区,以供参考。
首先,在火场设置气垫并不紧急,因为每分钟都很重要。目前,我区消防中队警力不足。在分秒必争的火灾现场,首要考虑的是立即组织灭火,营救被困人员。由于火灾现场的逃逸时间非常有限(根据研究,在消防室中,从燃烧燃烧到完全燃烧仅需六分钟),考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首先建立救生气垫是不现实的。等待气垫充气需要时间。气垫太轻了。当通货膨胀结束时,它很容易浮动。在整个过程中,至少需要五个人同时操作,再加上消防队调度所需的时间,为时已晚。因此,我们应谨慎使用气垫进行救生,以免造成群众为了等待气垫铺设而延误逃生机会,反而造成更严重的人员伤亡。此外,当群众跳跃时,到处都是现有的铁窗,到处都是坠落的空间障碍物,群众能否准确地落在气垫上?由此可见,在瞬息万变的火灾现场,我们的指挥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判断形势,合理运用灭火战术,准确发挥救生气垫等装备的作用。
第二,在发生火灾时,小心使用救生气垫,避免从建筑物上跳下。在火场铺设气垫,无异于鼓励人们变相跳出建筑物,这将导致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第一,人们可能在气垫充气前跳下,直接触地,造成更严重的伤亡。第二,人们看到气垫后纷纷跳下。先跳的人没有时间离开气垫,后跳的人摔倒并相互碰撞。最后,所有跳出大楼的人都撞上了气垫。第三,根据测试,气垫逃生的极限距离为地面15米到20米(约6层以下)。在火场设置气垫后,不可能只要求六楼以下的人员跳伞。如果七层以上的人在看到气垫时会跳下,很有可能因冲击力造成人员伤亡或无法准确落在气垫上。因此,气垫式救援绝对不适用于火灾救援。
第三,做好气垫的日常维护和检查。2006年8月29日,公安部技术监督委员会批准发布了ga631-2006《消防救援气垫》。消防救援气垫分为普通消防救援气垫和气柱消防救援气垫。《消防救生气垫标准》规定了消防救生气垫的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使用、贮存、日常检验和检验规则。由于消防救生气垫产品的特殊性,本标准明确规定其仅用于消防部队的应急救援,无其他替代方法,救援高度不得超过16m。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充气检查,从12m高度用50kg沙袋进行三次投掷试验。严禁人员在日常检查中测试跳跃。因此,消防人员在日常检查和维护中应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操作,不得粗心大意,造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