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呕血与咯血?

吐血指呕吐物中含有血液或血性物质。一般来说,上消化道容易引起吐血,如食管和胃出血。先是恶心,然后是反射性呕吐。如果呕吐物是血,则表明食道出血。如果呕吐物是咖啡和棕色,则表明胃或十二指肠出血。

咯血,也称为咯血,是指下呼吸道经口出血,主要由肺或支气管出血引起。咯血前,喉咙经常发痒,血液经常与痰混合。

患者无法区分吐血和咯血,通常被称为吐血。如果是呕血,医生会考虑上消化道出血,而咯血会考虑肺部或支气管出血。如果病人的主诉不清楚,很可能导致医生误诊。因此,吐血与咯血的区别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病史:

大多数吐血患者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肿瘤或肝硬化病史,而咯血患者通常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或心肺疾病。

(2)出血前症状:

吐血前常出现上腹痛、腹胀和不适,咯血前常出现喉咙瘙痒、咳嗽和胸闷。

(3)出血方式:

吐血主要由呕吐引起。咯血通常是咳嗽后呕吐。

(4)血色:

吐血颜色为紫色或咖啡色,无泡沫,咯血为鲜红色,有泡沫。

(5)血液反应:

吐血血液呈酸性,咯血血液呈弱碱性。

(6)含量:

吐血产生的食物残渣和胃液,咯血产生的痰。

(7)大便检查:

吐血患者常拉黑便,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咯血患者大便潜血试验常阴性。除非吞食血液,否则粪便通常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