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紧急自救互救知识大全
I.灾难和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自救和互救的基本原则?
1)迅速撤离灾区: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灾区不具备事故救援条件,或者在事故救援过程中可能危及救援人员的安全时,迅速将现场疏散到安全地点或井内。
2)及时上报灾情:在灾情初期,现场作业人员应尽最大努力了解和判断事故的性质、地点和程度。在积极、安全地消除或控制事故的同时,及时向矿井调度室报告灾情,并迅速向事故可能影响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
3)积极消除灾害:利用现场条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及时将事故投入现场救援,做到事故消灭在初期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救援人员时,,我们应该做到“三先三后”(即“先抢救幸存者,再抢救死者,先抢救重伤者,再抢救轻伤者。对于窒息或心跳、呼吸很快停止、出血和骨折的受伤工人,放松、止血、先修复,然后抬&rdquo)。
4)适当、安全的避灾:当避灾路线因冒顶、积水、火灾或有害气体堵塞,现场作业人员无法撤退,或自救人员在有效工作时间内无法到达安全地点时,应迅速进入避难室和灾区较安全的地方,或进入快速搭建的临时避难室进行自救和互救,以便妥善、安全地躲避灾害,努力维护和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等待救援。
II。采煤工作面或其他地方透水的前兆:
1)顶板压力和底板鼓包。
2)增加浇水。
3)红着脸汗流浃背。
4)裂缝中的水发出“嘶嘶”声。
5)水混浊。
6)空气变冷,出现薄雾。
7)气味。积水区有害气体主要包括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气体。硫化氢的气味与臭鸡蛋的气味相似。
三、过滤器自救器使用注意事项:
1)在移除自救器之前,必须将其佩戴在安全的地方。不得移除,因为它感觉又干又热。
2)自救器的操作应快速准确。
3)过滤器自救器只能用于逃生,不能用于其他工作。
4)佩戴自救器逃离危险时,不要说话。如有必要,使用手势进行联系。不要跑。以匀速行走,保持均匀呼吸。
5)防止鼻夹在途中被敲落。如果触碰鼻夹,控制它,不要通过鼻孔呼吸,并快速夹紧鼻夹。
6)当发现地下有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迹象时,必须立即正确佩戴自救器,立即撤离现场,在看到烟雾之前不要佩戴自救器。
四、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伤害工人的现场急救:
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事故后,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导致中毒。有时,煤与瓦斯突出会导致高浓度瓦斯涌向巷道,或在顶板冒落和渗水后,采空区有害气体会流入巷道,也会导致中毒或窒息。
1)迅速将中毒或窒息的工人运送到空气流通、周围支架完好的地方。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有害气体的威胁,急救人员必须佩戴自救器,受伤工人也应佩戴自救器
2)尽量清除受伤工人口鼻中的粘液、血块、碎煤矸石等杂物,解开外套和腰带,脱下胶鞋,并适当保暖以防感冒
3)中毒或窒息的受伤工人呼吸微弱或停止时,应采用人工呼吸。如果心脏停止跳动,应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或两种方法恢复呼吸和心跳。
4)现场急救时,急救人员必须保持冷静,迅速行动。在进行急救时,他可以要求矿山派遣医生进行治疗。
v.处理冒顶的一般原则:
1)从外到内:首先检查冒顶区域边缘外5m范围内支架的完整性。如果有问题,必须提前处理,然后可以先处理掉顶区域内的支架
2)支架,然后拆除:更换或矫正支架时,需要临时支架或承担新的支架,然后先上后下拆除原有损坏的歪支架
3):处理倾斜巷道冒顶时,应从冒顶区域的上端开始,然后逐渐向下,防止矸石掉落,
4)以下的救援人员受伤时,材料滚动和支架翻转先近后远:如果同一巷道发生多处冒顶事故,必须坚持先处理靠近紧急出口的冒顶事故,再处理远离紧急出口的其他地方,。严禁同时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冒顶,以确保有一条畅通的退路,并在发生二次冒顶时退到安全的地方。
六、高温烟气巷道疏散要点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后,会产生大量高温烟气,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人吸入后会中毒、窒息甚至死亡。烟雾会挡住人们的视线,在疏散过程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同时,高温烟雾会导致中暑和烧伤。疏散时:
1)一般情况下,不要逆着烟雾的方向撤退。在特殊情况下,比如附近有一条从灾区出来的通道,你一定能脱险,或者只有逆风撤退才有生存的希望,你可以逆风撤退。
2)在高温烟雾道路上撤退时,不要直立行走。当烟雾不严重时,试着弯下腰,头朝下快速向前移动。当烟雾较大、视线不清或温度较高时,尽量粘在路面和一侧,触摸铁路、管道或棚腿迅速爬出。
3)当高温烟雾道路后退时,还应使用沟水、屋顶和道路水或地板水来湿润毛巾和工作服,或在身体上喷水以减少体力消耗。同时,还应注意在道路上使用随身物品或空气幕布遮住头部,防止高温烟雾的刺激和伤害。
VII。掘进工作面爆炸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自救互救要点:
掘进巷道爆炸后,除造成人员伤亡外,还会造成巷道坍塌、通风设施和通风设备损坏、停电、局部风机风道着火等,在应急自救和互救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抢救人员和消除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在没有发现火源时,尽量恢复局部风机通风。如果不能确定灾区是否有火源,仔细考虑是否启动风机避免再次爆炸(1002)〔1000〕2,当单头巷道长时,如果确认灾区没有火源和幸存者,则会有许多有害气体和支座严重受损,严禁冒险进入,强行救人。只有在恢复通风和维持支持后,救援人员才能进入灾区。
3)如果隧道被灾区爆炸引起的冒顶堵塞,立即退出,寻找其他隧道进入灾区。如果是单头巷道,应及时维护巷道,清除堵塞物。如果道路严重堵塞且无法在短时间内清除,则应在进入前恢复通风。
4)爆炸后,当灾区发生明火或负火时,应同时救人和灭火,并派专人密切监测气体浓度,防止气体积聚和再次爆炸。
5)发生爆炸事故时,会消耗大量地下空气中的氧气,导致氧气浓度降低。撤离时,现场操作员必须佩戴自救器。如果不穿戴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不能随意进入灾区,否则会造成救援人员伤亡,扩大事故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