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洪灾带来的几种常见皮肤病

在灾区很常见,所以主要在夏季。长期户外作业,日晒雨淋,洗澡条件差,容易生病。红斑和脱皮可能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有些可能表现为红色小丘疹。在严重的情况下,皮损可能会有疼痛和烧灼感。患者可能有明显的瘙痒,甚至在病变部位可能出现水泡和大疱。户外作业时穿戴防护服和防护帽可避免疾病的发生。应避免高温和户外操作,以防发生。炉甘石洗剂或粉末可以外敷在患处,以显著减少不适感。

夏季是蚊子繁殖的季节,洪水进一步促进了蚊子的繁殖。洪水灾害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比如睡觉时容易被蚊子叮咬。这在儿童中也很常见。主要表现为四肢红色小丘疹,有时皮疹顶部有透明的小水泡。孩子们抱怨皮肤损伤很痒,皮肤上经常可以看到划痕。使用蚊帐、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以及使用外部保护剂是预防疾病的更好方法。对于昆虫叮咬皮炎,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或其他止痒剂可以减轻症状,或局部使用激素软膏。

由于灾区卫生条件差,气候潮湿,人们抗灾时间长,汗流浃背,没有干净的洗澡水,所以也是容易发生毛囊炎的时候。对于较少的毛囊炎,除了注意个人卫生外,还可以使用抗生素软膏。对于多发性毛囊炎,可以同时口服抗生素。

这通常发生在手和脚长时间浸入水中的农民工和在水中工作的人中。主要表现为手和脚的侵蚀、剥落和渗出。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会导致局部感染和溃疡,通常位于手和脚的手指和脚趾之间。尽量减少手和脚在水中的浸泡时间,保持手和脚的清洁和干燥,外出时穿防水靴是更好的预防方法。治疗方法:保持零件干燥,用粉末(通常市面上有售的刺痛粉)清洗,冷却干燥,涂抹在患处,或在轻度糜烂处用3%硼酸粉湿敷,干燥后用激素或抗生素软膏涂抹。

如果发生水灾,由于身体的某些部位长期浸泡在水中,而此时人们的生活环境温暖潮湿,因此这是各种癣疾病的好季节。例如,手足癣是灾区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体癣和股癣也很容易在此时发生。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伴有细菌感染和其他皮肤病。预防措施同上。治疗一般采用复方苯甲酸酊剂或抗真菌软膏或粉剂,效果良好。对于局部轻度糜烂和渗出的癣,应同时使用含抗生素的癣膏,以避免细菌感染。

是一种发生在阴囊和邻近部位的皮肤红斑和渗出性皮肤病。这在长期处于抗洪前线的救援队员中很常见,俗称烂裆。这是由于长期浸泡在水中,穿着长衣服和长裤,阴部长期不透气造成的。减少水下手术时间,实行换班制度,及时更换内衣,保持生殖器清洁干燥是预防该病的最佳方法。一旦疾病发生,尽量避免水下作业。外用粉剂或复方康纳乐乳膏每天可快速改善2-3次。

通常发生在双下肢。由于双腿长时间浸泡在温暖、潮湿和脏水中,且双下肢的皮肤易受各种微生物的影响,因此皮肤上会出现红斑、丘疹和渗出物。在严重的情况下,皮肤上会出现水泡甚至肿胀。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肢瘙痒和渗出。长期未能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当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继发性化脓性感染。一旦感染,治疗就更加困难。进入水中前,可使用防水软膏进行预防。工作后,用1%的盐水浸泡双腿约半小时,然后用清水清洗并干燥。湿疹一般用外用3%硼酸粉或0.1%利凡诺粉治疗。皮损干燥后,用激素软膏外敷。皮肤损伤较多且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口服氯苯那敏和其他抗组胺药物。对于感染性湿疹,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同时,积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严格预防创伤,一旦发生及时处理。

在灾区儿童中,一种更常见的疾病是由于卫生条件差、缺乏干净的洗澡水以及儿童不注意个人卫生而导致的皮肤化脓性感染。面部、四肢和躯干可能出现小水泡。很快,水泡中的液体变得浑浊,水泡变软。由于重力的作用,它作为一瓶水样挂在皮肤上,可以看到明显的液位。因此,诊断容易,预防主要集中在卫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