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了该如何急救

中暑是指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热量在体内过度积聚,导致神经器官损伤。那么,中暑的具体症状是什么?

1. 轻度患者除有中暑先兆症状外,还有潮红、皮肤干热、胸闷或外周循环衰竭症状,如出汗、面色苍白、脉搏缓慢、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体温可进一步升高到38℃以上。

2. 中暑先兆患者在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疲劳、头晕、头晕、疲劳、恶心、动作迟缓、胸闷、心悸、出汗、口渴和注意力不集中。此时,体温正常或略高。如果你离开高温环境,休息几个小时以便恢复。

3. 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重症中暑可分为:

(1)中暑和高热:多见于老年人。它通常发生在几天的炎热天气或长期运动后。身体产生的热量过多,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上升,全身虚弱,头晕,恶心呕吐,运动不协调,甚至头晕。典型症状为高烧,体温可高达41&43℃,面色红润,皮肤发热,无汗,呼吸急促无力,脉搏加快,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然后出现躁动、困惑、困倦、妄想、肢体抽搐甚至昏迷。瞳孔反射光线或消失得很慢。在重症病例中,脑水肿、心力衰竭、肺水肿、肾功能衰竭、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导致传教士血管内凝血迅速死亡。

(2)中暑痉挛:在高温环境下,考虑到运动时出汗过多,盐流失过多,导致口腔疲劳,然后大量饮水,但盐的补充不足会降低血液中氯化钠的浓度,提高肌肉的兴奋性,并导致骨骼和肌肉治疗四肢孪生疼痛。

(3)中暑衰竭:是最常见的中暑类型。在炎热的季节,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或大量出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补充饮料,可能会导致脱水、钠流失、血液浓度升高和血液稠度增加。此外,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和血容量不足可导致外周循环衰竭。

(4)中暑:在烈日下工作、锻炼或军事训练时,头部缺乏保护,直接暴露在烈日下,可能导致脑膜充血、水肿和脑组织损伤。由于头部以外伤为主,最初症状为严重头痛、头晕、头晕、耳鸣、恶心、呕吐、易怒等临床表现。严重的抽搐会导致昏迷。

夏天白天长,夜晚短。温度总是很高。人们容易中暑。中暑后有哪些缓解方法?

在中暑早期应迅速通风降温。躺下,解开衣服的纽扣。解开或脱掉衣服。如果衣服被汗水浸湿,更换冷却装置。头部可以盖住冷毛巾。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彻底擦拭身体,然后用风扇或风扇吹气,加速散热。

轻度中暑会给患者泼水。溅在皮肤上的水会迅速蒸发,以提高冷却效率。或者用冷毛巾湿敷患者,并尽可能将患者转移到有空调设备的地方。在初期和轻度阶段,当患者仍有意识时,可以给予一些冷饮。补充水分时,可以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但不要急于加水,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严重中暑时,如果病人失去意识,可以掐人中、合谷穴唤醒他。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严重中暑的患者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运送患者时,应使用担架,而不是步行。同时,应注意在患者额头、枕头后面、胸部、肘窝和大腿根部尽量使用冰袋,并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

注意事项:中暑后清醒或降温后清醒的患者可以喝绿豆汤、淡盐水或解暑药来缓解中暑。通常,他们可以喝更多的减少中暑的饮料,如淡盐水、豆浆和绿豆汤。尽量不要在下午外出,以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