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白玉怎么分辨真假?

羊肥白玉如何辨别真伪?

羊毛脂白玉又称“白玉”和“羊毛脂玉”。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玉质羊毛脂。现代宝石学家的解释是:它意味着优质的白玉。它的颜色是肥白色或相对白色。可以是微青色、乳黄色等,质地细腻湿润,油腻性好,可含有少量石花等杂质。羊毛脂白玉主要含有透闪石(95%)、阳起石和绿帘石,这是一种软玉。古人说“白玉无瑕”是指白玉。羊毛脂白玉是优质玉石品种,但其韧性和耐磨性在玉石中最强。它被埋葬数千年后不会被完全染色。羊毛脂白玉子玉在昆仑山脚下的荒地或绿洲的地下水和土壤中浸泡了数百万年,产量稀少,价值高。羊毛脂白玉晶莹洁白,细腻湿润,无瑕疵;像脂肪一样白。它的特点是特别细腻、明亮、温暖。羊毛脂的上等白玉几乎完美无缺,就像刚割下的羊的肥肉,它的光泽像浓缩的油。

羊毛脂白玉的鉴别点必须满足五个方面:质地纯净、结构精细、水头充足、羊毛脂颜色白、重油。羊毛脂玉石中的透闪石

显示出微纤维的结晶和聚集。透闪石的晶体尺寸可以在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下测量。羊毛脂玉中透闪石的纤维长度为0.033-0.01mm,宽度为0.0006-0.001mm。这些微纤状、毛绒状和毡状透闪石晶体相互交织,形成毛绒状结构、毡状结构和交织结构。微纤维、蓬松、毡状透闪石晶体集合体在正交极化下的特点是,在同一角度下,其消光不均匀。

羊毛脂玉石中透闪石的含量达到99%。羊毛脂玉存在于围岩蚀变最为完善的地段。花岗闪长岩与白云岩接触时,形成一系列接触变质岩系,白云岩变为白云岩大理岩。岩浆晚期的热液沿着白云岩大理岩的构造断裂通道交代,形成透闪石。围岩蚀变形成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大理岩-透闪石三个岩相,羊毛脂玉产于透闪石岩相。

羊毛脂白不是纯白色,而是带有油脂光泽的白色。一些白色可以显示轻微的黄色,而那些质地较差的白色也可以显示轻微的浅灰色调。

水头和灵地是翡翠透明的名称。透闪石玉的厚度通常为2毫米。在这个标准中,白玉是半透明的;不透明,羊毛脂玉的水头呈半透明。

羊毛脂玉石在人们的手掌中不断触碰,自然会在玉石表面产生一种“油腻”的感觉。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和田的一些细白玉中。羊毛脂玉落入水中,提起玉体,能滴水而不粘。因此,羊毛脂玉具有很重的油性,也是很好的。所谓的海绵特性是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