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13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地球不是圆的
我不是地球平坦协会的成员。显然,地球是一个球体,但由于重力的作用,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
事实上,赤道也向外凸起,形成一个“备胎”结构。
这张照片也不准确。有夸张的成分。
地球的极半径为3949,99英里(6356,89公里),而赤道半径为3963,34英里(6378,38公里)。
地球的最高点不是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确实是地球上最著名的山。它比海平面高29035英尺。
然而,正如我们现在所想,地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赤道上的任何人或任何东西都离恒星更近。
也就是说,虽然厄瓜多尔的奇姆博拉佐山只有20564英尺(6267,91米)高,但它位于赤道周围的隆起地带,因此从学术角度来说,它比珠穆朗玛峰距离地球中心1或5英里(2414,02米)。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正在慢慢变远
经过25年的观察,发现月球的轨道正在逐渐扩大,也就是说,月球正在逐渐远离我们。
科学家计算出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半径每年增加4厘米。
一些科学家还指出,在5000亿年后,太阳将进入红巨星阶段。此时,地球和月球都将受到太阳大气的影响,最终这两颗行星将再次接近。
一些“人”正在给地球“充电”
1917年,科学家发现地球表面有负电荷,但没有人知道地球为什么充电,地球的“充电器”是什么。
在一些地区的晴朗天气中,地球和空气之间会产生强度为15o0安培的电流。
但对于整个地球上如此巨大的“电器”,这种强度的电流甚至不是电流,很快就会消失。因此,该电流必须作为“充电器”产生。但科学家们对“充电器”的身份还没有定论。
地球上的人类濒临灭绝。世界上只剩下2000多个点
最新研究表明,人类数量急剧下降到2000年7万年前,直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数量才逐渐上升。
这项最新研究主要检测人类线粒体DNA(通过母子),发现南部非洲的Hoy和SANN人在9万至15万年前与其他人类分离。
这项最新研究展示了人类基因的非凡能力,并揭示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
地球表面的重力不完全相同
地球表面的重力不完全相同。事实上,在印度沿海地区,你的体重会减轻,而在南太平洋,你的体重会增加。
这种差异的原因正在研究中。NASA于2002年发射的grace Gemini卫星目前正在对地球重力场进行详细测量,这可能有助于科学家尽快找到造成这种重力差的原因。
地球大气层每天都在“逃逸”
由于太阳的加热效应,地球大气层边缘的气体分子变得活跃。当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一些气体分子可以逃离地球引力的束缚,并“逃逸”到地球大气层外的宇宙中。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仍在继续。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地球表面有如此多的氧气,而较轻的氢分子很轻,很容易飞到大气层之外,所以我们的大气层将适合生物生存。
但你不必担心氢有一天会在地球周围消失,因为氢可以与氧结合形成H2O分子,H2O分子将变得磁场稳定,不会轻易“逃逸”出大气层。
地球大气层也会波动
众所周知,地球上水体的涨潮与月球的引力密切相关,但很少有人知道月球的引力也会波动地球大气层。
一些理论指出,月球引力对地球大气层的影响在热带附近更为明显,使这里的大气层更薄,但这种影响的影响远小于对地球水体的影响。
地球两极的磁性已经交替交换过多次
在历史上,地球两极的磁性已经交换过不止一次。
北磁极最早发现于1831年,但当1904年再次“访问”它时,发现它已经移动了50公里。
但磁极为什么会偏转或交换仍然是个谜。
由于月球、太阳和行星的引力作用,地球的运行速度正在加速
,地球的自转速度正在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地球自转的时间比过去缩短了几毫秒。
科学家推断地球的角速度正在增加,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
在相关的观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地球在1月至2月之间运行最慢。
地球曾产生钱德勒振荡
钱德勒振荡是地球自转方向上的自由振荡。
1891年,美国天文学家发现地球自转角在433天内偏转了1/3600秒,也就是说,地球的两极偏离了原来的位置3~15米。
这种振荡的原因尚不清楚。直到2000年7月,一些科学家推测地球的钱德勒振荡是由海床温度和盐度的变化以及风的运动引起的海床压力变化引起的。
2006年,科学家发现地球的钱德勒振荡已经结束,原因仍然未知。
地球不是一天24小时
人们常说白天时间不够。他们这样说是对的,因为地球不是一天24小时。我们绿色家园绕地轴旋转的实际时间是23:56:04。
这被称为恒星日。太阳日是指太阳回到子午线同一点所需的时间。根据太阳在轨道上的位置,这个时间每年最多变化16分钟。
地球是唯一具有板块构造的行星
科学家认为,地球由七个重要的“地壳”板块组成,它们每年向不同方向移动4英寸(10,16厘米)。
理论上,当板块相互碰撞时,它们会形成山脉。当它们彼此分离时,就会形成峡谷。
此外,它们还可能导致地震和火山爆发。但好消息是,所有这些地质运动都有助于碳循环和补给,使我们所知的生命形式得以继续。因为碳是我们生存的基本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