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冷知识(16)

叶圣陶原名叶少军。当他12岁进入苏州长垣吴公立小学时,他请张博因先生说出一句决心爱国和强大的话。张先生说:“你的名字叫邵军。有一首诗说‘兵国军’,以‘兵辰’为词。”教育他要爱国,首先要热爱当地的土地,了解当地的历史、地名和人民的伟大事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被收复。第二天,叶少军找到了张伯音先生,说:“清廷被毁了,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当大臣了。先生,请您换个词。”这位先生笑着说:“你的名字叫少君。有一首诗说‘圣陶君一切’,所以用‘圣陶’这个词。”叶少军就这样满意地离开了。1914年6月10日,叶少军在《圣陶》系列小说第二期中发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玻璃窗画像》。后来,他将自己的姓氏“叶”与笔名“圣陶”联系起来,成为世界著名的笔名。

1918年冬天,朱自清的祖母在扬州病逝。接到这个坏消息后,朱自清赶往徐州见父亲,回到扬州。父亲在勉强完成葬礼前卖掉了家产,又借了一笔高利贷。葬礼结束后,朱自清想回北京上学,父亲也想去徐州工作,所以父子俩决定和他一起去。当他到达南京时,他的父亲和儿子即将分手,所以他父亲先把朱自清送上火车。在火车上,父亲爱他的儿子,说:“我去买些橙子。就呆在这儿,别到处走动。”朱自清想一个人去,但父亲拒绝了,所以他只好放弃。朱自清看着父亲下火车到窗口买橘子:父亲很胖。因为孝顺,他很胖,戴着一顶小黑布帽子,穿着一件黑布旗袍和一件深青色棉袍。买橘子得穿过铁路,跳下来,爬上去。这对我父亲来说并不容易。他一瘸一拐地走到铁路旁,慢慢地俯下身来。这并不太难,但当他穿过铁路爬上站台时遇到了麻烦。我看到他双手紧紧抓住它,双脚再次收缩,肥胖的身体略微向左倾斜,显示出一种努力。朱自清看见父亲背在马车上,哭了起来。后来,他把这一幕写进了著名的散文《背影》。

1907年10月24日,张伯苓在天津第五届校际运动会颁奖典礼上就“雅典奥运会”发表演讲时,明确建议“中国人民应该加紧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参加奥运会”。1909年春,从欧洲考察归来的张伯龄用幻灯机向大学生展示了第四届奥运会的照片。“奥运会”这个词开始在中国传播。1932年,第七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由张伯苓和王正廷领导的中华全国体育协会向国际奥委会发了一份紧急电报,要求运动员刘长春和于锡伟报名参赛。最后,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和教练宋俊福出席了会议,因为他们希望代表中国参加短跑比赛。张伯玲举起手腕,兴奋地写道:“知识创新是强国的一课”。张伯苓也是第一个提议中国举办奥运会的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组织召开了体育协会会议,申办第15届奥运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申办奥运会。当时,张先生预测:“奥运会的那天是中国起飞的时候!”

潘光丹是家谱学的权威。孔祥熙曾要求他进行调解,并要求他证明自己是孔子的后裔。潘光丹拒绝了,说:“山西没有人是孔仲妮的后裔。”非常尴尬。

朱自清在西南联合大学教书时热情鼓励学生,但他不容易受到表扬。他经常和学生竞争一道题。他曾经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对学生们说:“你们要说服我,我也不容易说服你们。就连我妻子都说我不满意,尽管民主的精神在于说服。”

胡适与唐永通聊天。唐家璇说,我个人有一个看法,那就是,我不想说所有的好东西都来自外国。胡适也笑着对他说,我个人也有一个看法,就是一切坏事都来自印度。然后他们看着对方笑了起来。

刘文典鄙视新文学作家。当他得知西南联大想提拔沈从文为教授时,勃然大怒地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应该拿400元,我应该拿40元,朱自清应该拿4元,沈从文甚至不应该给40美分。如果他是教授,我不是超级教授!”

张太炎曾怀疑孙中山被日本人收买,于是他撕下了《人民日报》刊登的孙中山的照片,并写道:“出售《人民日报》的孙文应立即被撕下。”把撕碎的照片和评论送给已经到达香港的Sun Yat Sen。然而,当有人同意他的意见并说“受到了很好的斥责”时,他立即扇了那个人一耳光,说:“总理是中国第一流的伟人,除了我,谁敢骂他?”

孙玉宇以翻译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而闻名。他对自己的新诗很自负,鄙视其他诗人。他经常在课堂上抄袭闻一多或徐志摩的一首诗,然后称之为“大便”,然后抄袭自己的另一首诗,期待着自己的自满和欣赏。在这样的宣泄之后,我们可以把情绪放在正确的轨道上,重新开始上课。

沈从文最可爱的事情是毅力,这体现在他追求张昭和的勇气上。对于他们的婚姻,张兆和说“这是不可能的”!然而,沈从文从未放弃,坚持写情书。最后,他很真诚,两人成了一对。后来出现了摩擦。张昭和拿着沈从文写的一堆情书向胡适主席投诉,想要撕毁。胡适说:“他已经是中国名人了。这些情书是无价之宝。不要撕毁它们!”

抗日战争期间,刘文典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课堂上,著名的乌米教授(第号雨僧)经常去听讲座,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刘文典讲课时闭上了眼睛。说到骄傲,他睁开眼睛,回头问道:“余兄,你为什么这样?”吴宓像往常一样站了起来,恭敬地点了点头,说:“好主意就是好主意。好主意就是好主意。”学生们忍不住笑了起来。

1932年,沈寅默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当时,国民党政府为了镇压学生,下令驱逐学生。沈生气地说:“如果你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你可以教育你的学生。如果你开除学生,你不宣布你在教育上失败了吗?”他愤怒地辞职了。

林语堂一生中发表过无数次演讲,每次他都在欢呼和掌声中走上讲台。然而,有一次演讲被“踢”出了办公室。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演讲失败。第36届世界笔会在法国举行。轮到林语堂发言时,他要求主席发言10分钟,但主席拒绝了,他说其他人的发言是5分钟,这不应该是例外。林语堂说我五分钟内不发言,这非常紧急,以至于马兴业和他一起去见会议主席讨论和请求,主席最终同意发言十分钟。马英九又去见了会议秘书长。秘书长答应说:“先安排十分钟,如果林语堂讲了十分钟还没讲完,他还可以讲。”林语堂接受了安排,走上讲台。观众中没有声音。他也非常热衷于演讲。他不知不觉地讲了十分钟。主席说时间到了,请林语堂结束他的演讲。当时,与会者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对主席的粗鲁非常不满。大家一致热烈鼓掌,希望林语堂继续发言。这时,主席似乎很尴尬,不得不默许。然而,林语堂很生气。他很生气,但没有说话。他走下舞台,永远留下“一半”精彩演讲的场景。

在西南联合大学时,沈从文在西南联合大学新校舍北区的一间小教室里教书。有土墙和铁屋顶。后来,甚至铁制屋顶也被卖掉,取而代之的是茅草屋顶。教室里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扶手椅。一到教室,这些扶手椅就被最先到达的男生占据了。后来到达的三名女学生没有座位。他们必须站着听课,做笔记。沈从文教授看不见。他搬下讲台上的桌子,让三名女学生坐下听中情局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