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规定车辆“左驾右行”

在中国,人们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驾驶习惯:靠右行驶。当车辆在右侧行驶时,更容易观察车辆左侧经过的车辆。因此,方向盘通常设置在车辆的左侧,即“左行右行”。

右转交通规则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后来被欧美许多国家采用。然而,英国、日本和大多数亚洲国家实行靠左行驶的规则。在这些国家,方向盘设置在汽车的右侧。

事实上,中国并不总是这样。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的车辆运营60多年来一直处于左行、混流的混乱状态。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英签署《南京条约》和五大贸易口岸的开放,英国的左舵车辆系统也被引入中国。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力车的左手制也对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外国列强分道扬镳,做出了许多让步。在这样的环境下,各种各样的汽车在中国左、右、左行驶,混乱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1934年12月24日,国家政府颁布了《陆路交通管理规定》,正式确定“所有车辆应靠左行驶”,但这一规定仅实施了10多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盟国留下了大量的左右手车,同时人们对帝国主义侵华所带来的左手制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当时,交通部牌照管理办公室制定了“中国车辆靠右行驶”的法律规定,实现了人车靠右行驶的国家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实行左驾和右驾制度。1988年3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驾驶车辆、驾驶和骑牲畜必须遵守右手交通”的原则。〔1002〕〔1000〕在某些需要左侧驾驶的地区(如香港、英国、日本等),相反,把驾驶员的位置放在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