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冰里加盐会使温度降低

在炎热的夏天,手里拿着一杯冰,感觉非常凉爽。如果你在冰里放一些盐,过一会儿你会觉得温度会降低。为什么?

无论是盐的溶解还是冰的融化,你都必须从周围吸收一定量的热量。获得热量后,你的温度会上升,然后才变成液态。换句话说,当冰与盐混合时,冰本身总是会融化一点。熔化需要周围的热量,所以周围很冷。融化的冰变成水,盐在水中溶解。盐的融化还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这样,冰的融化和盐的溶解过程就会重复。每一次变化都会使周围失去热量。这样,加盐后冰的温度就会下降。

如果在冰中加入盐,冰会融化得更快。因为盐可以融化冰。原理是:盐由氯化钠和氯化钠组成,雪由水组成。氯化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化学物质。氯化钠在水中溶解形成氯化钠水溶液,其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当水即将结冰时,当钠离子和钾离子存在时,氯离子和钠离子会破坏水的晶体网络结构,防止水结冰。此外,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防止冰在低温下结冰。盐水的冰点通常在零下18度左右。向冰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可以使冰融化到零下18度以上。当水从固体变成液体时,它需要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以达到冷却的目的。碎冰与食盐的比例为3:1,通常可以冷却到-18度,理论上可以冷却到-20度。

除了盐之外,还有许多具有这种吸热特性的物质,例如海波(硫代硫酸钠),它具有特别强的吸热效应。当然,各种物质的吸热效果是不同的。如果冰和盐以3: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它就成为所谓的制冷剂,可以将温度降低到-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