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互生

3月,刘训宇发信说他病了,没有希望。医生说他必须等待。四月底,我在时事新闻上看到了利达社的公告。我没想到这么快就死了!后来,我听说他病了。真的很惨。我想他最好早点去,少吃点苦。但离开利达学校,离开朋友和学生,他一定不愿意闭上眼睛!记住他最重要的方式是我们彼此生活的态度。他原本是一对青铜肌肉和铁骨头。他的黑皮肤衬着一套大布衣。他看起来像个乡下人。他吃各种各样的苦,从来不知道如何享受。他也像一个乡下人。他心中的火焰就像一个乡下人。火是热、力和光。他不喜欢多说话,但他经常微笑。那种微笑是自然而温暖的。在他看来,人们可以彼此相爱,但有些人有很深的偏见,不想打开窗户说实话。但他憎恨这些人,拒绝借用任何颜色。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那些能恨的人才能爱与恨。没有明确的意见,只有不作为的作用。共同学习的学生认为,年轻人几乎没有偏见,最有希望,因此他们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让爱的宗教在他们中间蓬勃发展,让他们都去新的世界。谈论彼此并不容易。这才是儒家思想的真正精神。我还没有和他深入交谈,但从他的行为来看,我相信我了解他。很少有人像他那样专心。当他做利达时,他吃、坐、睡。他只想到了丽达,什么也没想到。丽塔就像他的情人,他唯一的儿子。他的脾气有点奇怪,但对李达来说,他经常去见一群大人物,更经常去见那些有钱借钱的老板。他四处为李达筹款,不得不奔赴北京和南京。有一次他本可以出国学习的。但我不能离开丽达。我没去。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丽达,而丽达就是他的生命。他经营利达这么多年,没有让很多人知道他的个人名字。他早已忘了自己。现在他强壮的身体为利达而死。对他来说,牺牲自己的理想是有意义的。但这个理想才刚刚萌芽。我们都应该想想丽达怎么能不死?如果丽达不死,共同的生命就不会消亡。写于1933年5月12日(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1日《文学》第一卷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