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公司可以扣员工工资吗 疫情期间扣工资怎么办
众所周知,由于新冠病毒的影响,许多企业将推迟工作。许多公司受到了打击,尤其是在金融资本方面。公司能否在疫情期间扣除员工工资?让我们来看一看!
公司能否在疫情期间扣除工资
一般来说,工资不能无故扣除。
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影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相关通知和意见,地方政府也发布了自己的稳定就业、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你的做法基本上符合相关规定,但在等待工作期间的生活费用标准,你需要检查当地省份发布的具体规定。
建议查看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当地政府发布的一些关于休假和工资的通知,以及当地的工资支付规定。例如,在深圳,80%的原始工资将在停工的第一个月支付,80%的最低工资将在停工的下一个月支付。
你不能在疫情期间上班并扣除工资
如果你不能在疫情期间上班并扣除工资,
延迟复工不是春节的法定假日,而是暂停期。
根据《中国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十二条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2020年1月24日关于新冠病毒感染肺炎防控中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
企业在工资支付周期内停产停产。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
职工休息期间,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
因此,在延迟复工期间,他们不上班,工资按照正常工作标准支付。
隔离期内
是否有回报?
(a)根据《关于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类社会办公室发明电力[2020]5),政府实施隔离措施导致无法上班
。企业员工因政府采取隔离措施或其他紧急措施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支付员工在此期间的劳动报酬。
(二)员工因自我隔离无法上班
现在国家鼓励员工返工后隔离14天。企业可以参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2020]5号文件,了解自我隔离期间的工资支付情况。建议企业在自我隔离期间安排员工在家工作,工资按原标准发放。或指导员工休年假、补假或休假。
(三)受疫情影响,企业因停产不能上班
停产期间工资支付规定: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因非劳动者原因停产或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在一个以上的工资支付周期内,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不提供正常劳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1. 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停工时间(30天):正常工资标准支付
2如果停工时间超过30天,且员工提供了正常劳动力:工资可以根据员工提供的劳动力和双方新商定的标准支付,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
3,如果停工时间超过30天且员工不提供正常劳动力:支付等待工资。由于各地区轮候工资支付标准不同,具体轮候工资以当地政策为准。
疫情期间如何申报工资扣除
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收集相关证据,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提交证据材料。
1. 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的,向劳动行政部门(通常是劳动监察组)报告
2,或申请仲裁(仲裁不收费)
3。如果您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收到仲裁函
4后15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情况下,您可以要求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员工工资外,还需要支付相当于工资25%的经济补偿。
5. 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要求双倍工资
6。未按规定解除合同的,应当支付解除合同的双倍赔偿金。然而,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最大的问题是证明与该公司确实存在劳动关系。
因此,有必要收集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员工工资分配名册)、各种社会保险费的支付记录、“工作许可证”、“服务证”以及雇主向员工出具的其他能够证明身份的文件,以及员工填写的《招聘登记表》和其他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员工的证词等。委托律师处理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