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琐忆:又到粽子飘香时

当春天过去,夏天来临时,一切都会展现在一起。时间总是悄无声息地消失。不经意间,当第二年粽子飘香时,粽子的香味弥漫在街头,不禁让人想起往事。

我小时候,除了春节和中秋节,我还期待着端午节。那时,在端午节到来的前几天,母亲会命令我们的三个兄弟姐妹去河边的芦苇池采摘芦苇叶。我们很高兴接受这项任务。首先,当我们吃用自己的叶子包着的粽子时,我们会感觉更香。第二,我们也参与了做粽子的过程,感觉更加充实和快乐。

我姐姐是家里最大的,自然起主导作用。在端午节的前几天,我姐姐会在清晨带领我和哥哥去攻击村子西边的芦苇塘。那时,太阳刚刚出现在地平线上,辉光把半个天空染成了红色。温柔的阳光照在芦苇叶上,芦苇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更加晶莹剔透,我们的三个兄弟姐妹迫不及待地要把一片芦苇放进竹篓里,我们的笑声常常惊动栖息在池塘边的水鸟。当收获差不多的时候,聪明的哥哥会拿着竹篮向母亲炫耀自己的劳动成果。

我记得当时,我母亲先用清水清洗树叶,然后在锅里煮。这样做的目的是烹调树叶,并很容易把它们包起来。直到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才开始把它包起来。这个过程也很简单。将浸泡过的糯米饭放入芦苇叶中,放入红枣中间,最后用丝线包成三角形,放入锅中煮。但是那天晚上,我们吃不下它,所以我们不得不等到第二天。

我整夜都在院子里熏香。第二天早上,通常最喜欢躺在床上的哥哥先起床,双眼朦胧地径直走向炉子。从锅里冒出来的气味令人垂涎三尺。我们起床后,妈妈微笑着从锅里一个接一个地拿出粽子。热气腾腾的粽子煮了一整夜,这时候更丰满了。母亲慢慢地把去掉叶子的粽子一个接一个地放在碗里,并在上面放一些白糖。它尝起来真香,又甜又糯。

根据苏北的习俗,除了吃粽子,妈妈还会煮几个鸡蛋和几块大蒜给我们吃,每户人家面前都会插上艾草叶。当时,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些。我们关心的是在这一天我们能吃到甜粽子。

艾叶清澈,粽子芬芳,千禧节是端午节。端午节有插艾草叶吃粽子的习俗。在一些地方,有划龙舟的习俗,这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真诚怀念和尊敬。

一股粽子的香味掠过,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在。今天,端午节被国家规定为法定假日。那天,我必须带着妻子的腰带回家,吃妈妈包的粽子,重温童年吃粽子的难忘温馨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