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冬至福饺
吴立强
饺子每天都可以吃,但冬至时特别强调吃饺子。俗话说:“十月一日,冬至,家家户户都吃饺子。”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含有发财的意思。吃饺子是对未来财富的憧憬。民谣说:“冬至不是一个合适的饺子碗。没有人关心你的耳朵是否被冻掉了。”。饺子也叫饺子诱饵。吃饺子是为了祛病感冒。在严冬它们不会冻耳朵。无论是什么样的理解,我们的同事每年都会吃饺子。
几天前,热情的杨姐姐告诉我,下周一的冬至,别忘了一起吃饺子。谢谢你的提醒。突然,我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间,又是一年。我不禁看到了往年吃饺子的情况。下班后,我们经常吃外卖。七八名同事聚集在杨姐姐的厨房里,卷起袖子一起做。他们尽最大努力清洗蔬菜、剁馅、揉面、擀皮和包饺子。每个人都在忙着手头的工作,边说话边笑。一些喜欢“炫耀”的同事拿出手机“点击,点击”,拍摄大家工作、吃饺子的快乐场景,然后上传到QQ空间或微信圈作为永久纪念。我不知道今年该怎么安排。我很快问杨姐需要什么,比如买一些现成的饺子皮,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但是杨姐姐说,今年大家都来了,她会为剩下的一切做好准备。
我们周一中午下班,如期到达。我一走进杨姐的房间,呵呵!方桌上已经摆满了饺子。看到这个,我禁不住开玩笑说:“有些大姐在半夜起来包饺子吗?”巧合的是,附近的一位同事追上来说:“杨姐姐,你要怎么感谢你?”我笑着说:“为了配得上杨姐的辛苦,我要多吃些饺子!”立刻,所有人都笑了。
总之,我必须在吃饭前做些工作。否则,我会多么尴尬。看到桌上还有未包装的饺子皮和半罐混合的馅料,我很方便地包好了饺子。今年包饺子很容易。饺子皮是现成的,只有两种馅料是杨姐姐自己做的。她担心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所以她做了两种馅料:一种是韭菜肉,另一种是萝卜肉。每个人包的饺子也有不同的形状:新月形饺子、三角形饺子、波波饺子、元宝饺子、千宝饺子、鱼形饺子和小麦饺子。看着各种各样的饺子,我们不禁要判断:谁是真正的技术娴熟的儿媳和模范丈夫?你一眼就能看出来。
无意中,我们谈到了童年时吃饺子的事。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代,大多数人并不富裕,家庭条件艰难。一年中很少吃几面害羞的面条。因此,我们一直在食品和服装线上玩耍,所以我们必须期待春节。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在这些日子里,我们才能打开肉,第一次满足我们的贪婪。
冬至那天,我姐姐、哥哥和我都像一只贪婪的猫一样跟着妈妈跑来跑去,非常用心地帮妈妈做,以便尽快吃到美味的肉饺子。虽然我妈妈从县里切的肉不多,切碎后的韭菜或萝卜馅里也几乎找不到,但这毕竟是一种肉味馅!最有趣的是,在包饺子的时候,妈妈会特别把一分钱、二分钱和五分钱包在三个饺子里。饺子煮熟后,我们可以看到谁能吃这些硬币。如果谁能吃更多的硬币,谁将在来年非常幸运。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不允许未经允许从锅里捞出饺子,但我们的母亲给了我们一匙一匙的饺子。我们开始吃饺子。在热切期待奇迹的同时,我们仔细地慢慢咀嚼,仔细地品尝。似乎如果我们不小心,美味和祝福就会消失。当我吃下硬币时,我欣喜若狂。我把它高举在手中,对爸爸妈妈喊道:“看,爸爸妈妈,我是多么幸福啊!”这时,母亲会一次又一次地微笑和赞美:“我的儿子是有福的,我的儿子是有福的,你也是你父母的祝福!”童年,童年,多少美好的回忆还在挥之不去。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一直为人们所遵循,直到现在。这不仅是一个“舌尖上的节日”,也是人们对来年幸福生活的期待。
作者简介:
吴立强,陕西陈仓人。本科学历,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宝鸡作家协会会员,宝鸡教育兼职编辑,宝鸡文学网散文版版主,作品收录于《中国文化报》、《语言文字报》等数百篇文论、散文选集中,《中国商报》、《教师报》、《文化艺术报》、《自学考试报》、《宝鸡日报》。曾获首届全国旅游文学港征文大赛“十佳作品”、求月文学网首届文学大赛二等奖、宝鸡文学网第四届年度文学奖·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