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春雨落留园
唐洪生
春天是旅游的好时机。我主要是想在旅行中有个好天气,但我是在细雨中游览姑苏市的。相反,我觉得这是一种祝福。你看,雨斜斜地交织着,像轻纱,像细丝,斑驳的白墙和灰瓦,高耸的飞檐和角落,安静的青石小巷,所有这些都是朦胧的。因此,有江南烟雨的画作,有“摸衣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柳风”的诗句,有强烈的愉悦感。
雨天不仅适合在街上散步,也适合观赏花园。我先去了花园。柳园与拙政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被誉为“吴国名园之冠”。
雨还在滴答滴答地下着,这似乎告诉我留在花园里的过去。柳园建于明朝。最初,它是太浦寺少清徐太史的私家花园,取名东园。徐泰石死后,东花园逐渐荒废。清朝乾隆年间,这座花园是书法家、画家和藏书家刘淑的住所,并修建了“汉壁山庄”,俗称刘园。后来,经过几次曲折,它来到了盛康的手中。因为“柳”和“留”同名,所以改名为柳园。
公园里的走廊和房屋是相连的,所以不需要带伞。也许业主在最初的设计中考虑了雨天。雨滴从门廊的屋檐上滚下来,像断线的玉珠,落在青石板上,像古琴演奏,优雅而舒缓。和江南的古镇一样,柳园也有红灯笼挂在纯白的墙壁和深棕色的木头上。天黑了,灯笼照亮了房子。红色不仅延续了春节的气氛,而且充满了烟雾和愤怒,因为这个地方毕竟曾经是一个大家庭。
尽管花园的主人已经换了几次,但主人对风景、奇石、花卉和树木的热爱始终是不变的和持续的。我站在一扇粉墙窗前,精致的格子图案把外面的假山和树木筛成了格子。半隐而隐约可见的景色让我渴望看到“美丽。
映入眼帘的是一池泉水。假山上堆满了黄石公园,有垂直和水平的沟壑,还有高耸的古树。看来池子里的水也是从这里来的。在浓密的森林中,亭台楼阁旋转而迷人。倾斜在河岸上的老柳树已经换上了绿色的衣服,挂在水面上。树干上长满了苔藓,绿得像个老人。细细的竹子在石缝间摇曳,树叶被雨水冲刷后呈现出异乎寻常的绿色。松针在青烟中翩翩起舞,但仍然保持着旺盛和傲慢。枫树靠在假山上,点缀着红色,形成了江南春雨的画面。
站在小巧优雅的;荫凉亭”,自然而然地想到这首诗“美丽的头发和明亮的光线,浓荫丛生。我们面前那座弯曲的桥在水面上蜿蜒而行,桥上的棚架上覆盖着紫藤。虽然没有鲜花盛开,但我看到一对夫妇手里拿着一把紫色的雨伞。也许他们在观看锦鲤的嬉戏,也许他们在品尝“风起皱一池春水”的诗情画意。也许他们正看着对面的明色楼和寒壁山房子,就像一艘缓缓驶来的画船。突然,他们咯咯地笑着唱了几首歌。一时间,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四周。我好像看到一串紫藤花争相美丽。
我走在走廊里。即使我的脸颊被牛雨淋湿,那也是一种悠闲和自满。雨,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从东到西,从树到石,或发出悦耳的声音,或悄悄地来。此时的柳园清新典雅,充满古韵。它不仅像来自唐诗和宋诗,而且像一首充满趣味和自然大胆的现代诗。
五峰仙堂被誉为“江南第一殿”。殿前假山连绵不绝的小峰,内有大量奇石,形似庐山五大古峰,故名五峰仙堂。这栋建筑华丽而精致。梁柱为楠木,又名楠木堂。一块大理石屏风立在墙边,聚精会神地看着。群山依稀环绕,悬崖和瀑布四溅,河水潺潺流过。奇妙的是,上面有一圈白色圆点,就像一轮明月高悬,周围云雾缭绕,仿佛微风徐徐吹来。这真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
雨水滋润了假山和岩石,使它们更加美丽和崎岖。关云峰是镇和园中的瑰宝,据说是北宋末朱训在洞庭西山收藏的花石岗遗物。这块太湖石被墨汁覆盖,闪耀着晶莹的光芒。灌云峰有6米高。它直立在空中,孤独地站着,看起来很瘦。石材表面凹凸、重叠错开、多孔、细腻独特、连贯透明、空灵,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在覆盖四季的“阳光雨雪亭”下小睡片刻。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一年四季都是美好的,因为呆在花园里的美是一种意味深长、宁静的美,是一种风景与人文互补的美。待在花园里“在短距离内再造天地;意味着“不用出门就能欣赏风景,在繁忙的城市里享受森林和春天的乐趣。在我看来,不仅如此,还有苏州人独特的情调和优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