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大的家事

霍守喜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参加了高考,那么今年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会为这个孩子和高考做准备。回想十多年前我儿子的高考,那也是我们家那一年最大的事情。

我儿子在全市最好的高中——科学实验班中名列前茅。但现实地说,我儿子的成绩在班上只有中等水平。在高中三年级的十几次综合考试中,他的儿子在整个年级的48-99名中名列前茅。这表明他儿子的表现尤其稳定。他既没有冲进“第一广场”(前30名),也没有跌入中间阵营(100-300名)。用班主任的话说,进入一所名校没有问题,要进入一所名校还需要努力。这是我儿子的真实结果!

高考前,我儿子遭受了两次打击。第一次是高中生物竞赛。他的儿子最终获得了该省第27名,前25名是“省级一等奖”,可以被推荐到著名大学。只差0.5分,错过了护送!老师和学生们非常抱歉,他们的儿子有点迷路了。接着,他的儿子以奥运会“省级二等奖”报名参加了南开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由于英语成绩不佳,未能获得“自主资格”。

他连续两次未能成功,使他的儿子只有一条通往华山的路——高考。在高考前的三个月里,我儿子告别了比赛,尽了最大努力迎接考试,他的成绩终于有所提高。在上一次模拟考试中,我儿子考上了该年级前50名。我儿子恢复了自信,我也看到了希望——根据前几年的高考,理科前50名学生很有可能被名校录取。

高考的第一天,我儿子坚持我和妻子不接他。但儿子出去后,我悄悄地跟着他来到考场附近。孩子们在教室里考试,家长们在街上“烤”,全世界可怜的家长们!看到中文考试即将结束,我不敢再和父母聊天了,而是逆着人流赶回家。我回家几分钟后,我儿子回来了!“中国人感觉很好!”儿子高兴的表情让我松了一口气——中文一直是我儿子的弱点。我最担心的是这门课!在接下来的三天半时间里,我也“悄悄地寄了回来”。妻子笑着说:“一次高考就把你变成了‘间谍’。”

高考一结束,我儿子就到处出门:泡在网吧里,和同学聚会,一起旅行。。。而我的任务才刚刚开始:面对一本厚厚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根据我儿子粗略的评估分数(因为填报志愿是知识,孩子们一般不愿意仔细评估分数),我开始担心我儿子的志愿。中南大学、重点大学和四川大学是我重点“调查”的对象。因为儿子的估计分数约为620分,所以在前几年,这个分数只能在这些“三流名牌”上。我儿子一直喜欢生物学,几乎每一所综合性大学都有一所“生命科学学院”。

6月25日中午,安徽省高考成绩公布。他的儿子得了644分,在该省排名2547位。而我的“调查对象”则成了武汉大学、厦门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的重点。考虑到武汉大学和中国大学生物专业学生在过去几年中成绩太高,天达和哈尔滨学院的技术专业首选工程专业,我最终将厦门大学列为第一平行志愿者,而天达、东南和Shanda作为第二至第四名平行志愿者。几天后,我儿子顺利考入厦门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幸运的是,厦门大学在安徽省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43分。我儿子不仅考上了,而且还考上了第一个志愿专业。在儿子的入学宴会上,一位亲戚羡慕地说:“我儿子考试考得很好,我志愿做得很好。”我当然有点骄傲。

转眼间,就是今年的“高考期”。我相信无数家庭都在重复我们家庭的高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