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从朋友那里学习
古代中国人孔子说:“得利者三友,失则三友。直言不讳,听得多,得利者多。善则软,狡猾则失。”西方大学也非常重视学术界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公开辩论。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我认为一个真正的朋友是能够与你深入交流,不断磨练和相互学习的人。这样的朋友就像孔子所说的:“有朋自远方来是一种乐趣。”英语中的“友谊”这个词也做得很好:一个朋友在船上。如果说美国物质文明的一半归功于发明家爱迪生,那么美国精神文明的一半归功于思想家爱默生。这当然是夸大其词。然而,思想史学家认为,代表美国精神的思想家确实是从爱默生开始的。很少有美国人在写“作文”时不引用爱默生的话。据说自从我们上次见面以来,我们一直在问艾默生另一个问题。这个简单的问题包含了许多学习的一般原则。首先,学习是困难的。解决问题需要时间。在爱默生时代,交通不便。假设你会每隔两三个月见一次朋友。艾默生问题的假设是,一个人在两三个月内最多能想出两三个问题,因此值得提问和回答。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解决一个问题,他可以在两三个月内解决60到90个问题。这既不值得问,也不值得回答。第二,学习是必要的。学习对一个人的头脑来说就像氧气对一个人的身体一样重要。这是爱默生提出的另一个假设:一个人应该在两三个月内找出一两个问题。否则,爱默生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自从我们上次见面以来,你找到了哪家美味的餐厅?一家有趣的KTV?”第三,学习就是直言不讳。直言不讳不仅仅是告诉别人你学到了什么。事实上,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思考。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我通过倾听学习——倾听自己。”当然,写下来也没关系。小说家福克纳说:“我不知道我在想什么,直到我读到我说的话。”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告诉我,他将发表演讲,并说:“我很好奇我能说些什么。”这是一个例子:说话的过程不是印刷机的印刷过程,思维是固定的。它更像是书法家的写作过程,是思想创造的一部分。第四,要讨论学习。或者只能说是单方面的学习。即使观众什么也没说,你也学到了一些东西。然而,讨论往往是一个比片面讨论更有效的学习过程。这也是爱默生问题中的假设:我想和你们讨论一下。第五,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自己去发现,从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中学习。另一种是向他人学习,学习他人已经或正在阐明的内容。(生命哲学文章)这两种学习非常重要。第六,朋友是用来学习的。孔子在中国比爱默生早N年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孔子在《论语》的开头说:“时不时地学习是一种乐趣!有朋自远方来是一种乐趣!”第一句话是去发现并快乐。第二句话是,当朋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一起发现,这让我们更快乐。不幸的是,我们没有爱默生作为朋友。我们该怎么办?有两种解决方案。计划1:做你自己的爱默生,不时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一天三次对我来说可能太难了。30天怎么样?方案2:现在就从朋友那里寻找爱默生,无论是点头的朋友、绅士的朋友、酒肉的朋友、KTV的朋友。共同的准则是,你首先问她或他,“你最近学到了什么?”如果你看到惊讶的眼神,请哈哈大笑,然后结交点头的朋友、绅士的朋友、酒肉的朋友和KTV的朋友。或者,她或他的眼睛在一瞬间惊讶后变得高兴,然后紧紧握住你的手,兴奋地说:“爱默生,我能找到你!”恭喜你,你也找到爱默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