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三个人生药方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我想给年轻人开三张自卫处方。

第一个处方是:“总是找到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果一个年轻人离开学习环境,脑子里没有一两个值得解决的棘手问题,那么他在学生时代很难保持追求知识的热情。然而,如果你有一个真正有趣的问题,让你每天思考它,诱惑你每天解决它,并每天对你发笑,你对此无能为力——此时,你会像一个恋爱中的女人一样疯狂——没有书,你会卖掉家具去买书,没有仪器,你会典当衣服去买乐器,没有老师和朋友,你会千里迢迢去寻找老师和朋友。没有学习问题的人不会使用图书馆的书或在实验室学习。

第二个处方是:“始终培养一点业余兴趣。”毕业生所寻求的职业可能不适合他们所学或所学,也可能不是他们真正喜欢的职业。最好的办法是在职业生涯之外培养更多的正当兴趣和活动。一个人的未来往往取决于他如何利用闲暇时间。他在业余时间所做的事往往比他的事业更重要。

第三个公式是:“始终保持一点信心。”我们应该相信,今天的国家和民族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过去的努力不够,我们今天的努力将来会有很大的收获。一粒一粒地,将有一个丰收的仓库和房屋。我不必成功,我的技能也不会被浪费。

但我记得两年前,一位大学毕业生写信说,“胡先生,你错了。毕业后,我们失去了工作!如果吃饭的问题不能解决,我们怎么谈研究?如果你找不到工作,怎么谈业余?经过十多年的学习,你最终不能糊口。你怎么能有信心?所以你的三个药方都没用!”

对于这些失望的毕业生,我想贡献第四个公式:“你必须首先反思自己。你不能责怪别人,更不用说社会了。”

你应该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张文凭在别人拿的时候是有效的,而你拿的时候是无效的?或者仅仅因为其他人有权限和帮助,而你没有?或者你不是因为别人才学会的?为什么叫“大学”。他学校的文凭很值钱,但你母校的文凭不值钱?还是仅仅因为社会只问名声而不问现实?还是因为你的学校不合格?还是因为你和你的同学损害了你母校的声誉,所以社会憎恨和鄙视你的学校?我们不得不说,今天中国的社会事业已经逐步走上正轨,公营和私营机构的使用也逐渐变得严格。那些家庭作业太松懈、管理太宽泛、教师素质差、学风差的学校,即使每年毕业100人,也不能指望在社会上获得好地位。如果他们碰巧有一个职位,他们就撑不了多久了。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认真且能真正为学生提供良好培训的大学来说,他们的毕业生很少找不到好工作。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欺骗大学文凭已经不可能了。拿到文凭却找不到工作的人应该反思自己:社会需要的是人才、能力和知识,我是不是人才,我是否有能力?曾几何时,我们在学校选择简单的课程,支持敷衍的老师,旷课,对考试大惊小怪,夹带,以及各种懒惰和聪明的手段已经失去了作用。在严格的就业标准下,这份由懒惰和聪明混合而成的文凭原来只是一张废纸。即使这份文凭能暂时找到工作,它终究是不可靠和不安全的,最终会被新兴人才挤出。只有通过这种反思,我们才有希望拯救自己。

那些“毕业后失业”的人如何帮助自己?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付出额外的努力来学习更可靠的技能。如果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能自己努力工作,他就没有什么不能进步的。这个社会最缺乏人才,也最需要人才。一点点努力往往会得到十倍和一百倍的回报,而一分往往会得到百分之十的虚假声音。社会上的回报远远超过我们应得的。没有真正的努力,也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那些没有工作机会的人只能通过额外的艰苦训练才能获得工作。那些有工作机会的人,那些认为待遇太薄、地位太低的人,只能加倍努力,以成就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只有责备自己才是生活的方式,因为只有你自己的努力才是最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