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无症状感染者怎么判断 无症状感染者怎么查出来
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是一种更强大的病毒。人们通常在感染后有一个潜伏期。有些人在潜伏期后出现不适症状,有些人仍然没有任何不适。我们称之为无症状感染。那么无症状感染是如何发现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如何找到无症状感染者
最近,国家卫生委员会发表了一篇文章,告诉我们有四种方法可以找到无症状感染者。
1. 这些密切接触者是在早期医学隔离和观察期间发现的。〔1002〕〔1000〕若有人曾去过湖北等地方或与新冠肺炎患者有密切接触,应严格检查新冠状病毒肺炎。
2. 在大规模暴发地区的相关调查中积极检测和发现。〔1002〕〔1000〕如果在地区或社区中鉴定出新冠状病毒肺炎,将对该地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和测试。
3. 通过对传染源的跟踪过程来检测可能被感染的人。〔1002〕〔1000〕如果发现新的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我们将追踪其来源并找到感染源。当我们寻找源头时,我们将确定一些易感人群,对这些人群进行核酸检测,并发现这些无症状人群的存在。第1002种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在新冠肺炎地区通过旅行者和住院史对核酸进行活性检测。〔1002〕〔1000〕新冠状病毒肺炎已在世界范围内爆发,因此对国外的国家来说,需要核酸检测和分离,因为这些人来自一些疫情严重的国家,可能潜伏这些无症状感染者。因此,我们需要仔细调查。确保将无症状感染传播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如果您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请务必向您临时居住的社区报告您的情况,必要时进行测试和检查。
中国有多少无症状感染
根据国家卫生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4月2日,有1541例无症状感染正在接受医学观察,其中205例是从国外进口的。
首先,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我们可以观察到肺部发热和干咳的症状会随着核酸检测的时间逐渐改变,我们也可以观察到没有咽痛的症状。
总体而言,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发生无症状感染的概率高于疫情相对温和的国家和地区。
人群中是否存在许多无症状感染
不幸的是,现在还没有答案。尽管国内外许多团队通过数据建模计算和估计了无症状感染的比例,但具体数值一直存在争议。3月20日,
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一篇关于隐性冠状病毒感染可能引发新疫情的评论,指出目前人群中可能有30%到60%的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它们具有传播能力,“可能导致新的流行病”。〔1002〕〔1000〕但同时,Academician Zhong Nanshan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中国小说冠状病毒肺炎”是非常有限的。没有具体的研究数据。然而,一些事实可以从已知的事实中推断出来。一般而言,无症状感染在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群中具有高度传染性,但中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量并未增加。持续下降表明,中国没有大量“无症状感染者”。“
如何预防呢?张文红说,每个海关人员都应该隔离两周,”但我们担心隔离两周是否足够。如果你没有症状,隔离后就不会生病。你找不到吗?没关系。目前,我们隔离的所有海关人员都将进行核酸检测,无症状人员也可以被检测出来。因此,这相当于两个检查站,无症状(感染)人群流入社会的比例非常小。“
如何预防和控制无症状感染
1.完善防控计划。抓紧在重点疫区抽取一定比例的样本,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研究,完善防控措施,修订完善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科学处理无症状感染者的感染风险,遏制新疫情的可能蔓延。
2. 加强筛查和监测。加强有针对性的筛查工作,将检测范围扩大到发现病例和无症状感染的密切接触者、关键地区和关键人群。结合返岗、返产、返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对重点城市、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监测,最大限度地发现隐患。预防疫情跨境进出口,对所有入境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3. 加强管理和治疗。一旦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要立即按照“四早”的要求,实施严格的集中隔离和医疗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间出现症状的,应当立即转移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治疗。
4. 加强群体防控。坚持群体与专业相结合,加强防疫知识宣传,引导公众科学防护,广泛开展培训,提高基层疾控人员、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的防控能力和水平。
5. 公众应该做好个人保护工作。应加强个别菜肴的供应。公众应增强自我保护和健康文明意识,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护,养成勤洗手、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一米线、通风、清洁消毒等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分开用餐,减少聚会地点,生病时戴口罩。
尽管无症状感染者比普通感染者更为特殊,但没有必要恐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疲劳等症状,必须及时报告,并配合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