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难的事是认识自己
苏东坡效应:打破思维障碍,认识真实自我
文宝初亭
“苏东坡效应”;源于苏轼的一首经典诗:“ldquo;我不知道庐山的真实面目,但只生活在其中&意思是你在山上,但你看不清这座山。这表明人们往往很难正确理解“自我”。
古希腊圣城德尔斐神庙上刻着一句著名的谚语:;“认识你自己”被无数哲学家用来说服世界。
后来,对自我的研究也成为心理学家的一个重要课题,有一门特殊的学科&mdash—自我心理学。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状态的整体认知,是个体对自身社会角色自我评价的最终结果。
心理学家对自我的研究围绕着哲学领域的三个古老问题展开:;“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该去哪里;这三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学意义上对自我概念的真正研究始于詹姆斯。他把“自我”从意识活动中分离出来,把自我变成一个心理学主体。威廉·詹姆斯(1842-1910)是美国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被称为“美国心理学之父”。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他认为;自我是一个人的身体、特征、能力、抱负、家庭、工作、财产、朋友等的总和。换句话说,自我是与我们个人有关的一切的总和。他把自己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前者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它以个体为对象,后者的自我是当前思想的延伸。
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介绍了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他把自我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的女儿安娜•米德•弗洛伊德(Anna· Freud,1895-1982)也是一名心理学家。她在《面包》后期继承和完善了父亲的自我心理学思想,成为自我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埃里克·h·埃里克森(1902-1994)是自我心理学大师,也是安娜·米德·弗洛伊德的学生。他将自我心理学发展为“自我心理学”;终身发展心理学。此外,他还提出了生命的八个阶段理论。在这八个阶段中,自我具有主导性的心理冲突。如果这些冲突能够令人满意地解决,自我可以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婴儿期。此时,这个孩子还处于婴儿期,但他的心理已经开始发展。尽管他仍在为食物哭泣,但他面临着心理冲突,即基本信任和不信任之间的冲突。如果他能与照顾自己的人建立信任感,他就能增加对未来人格的希望,增强自己的力量,增强面对危险的信念和勇气。
第二阶段是童年。此时,孩子们的主要生活就是在家里玩耍,在各种活动中掌握大量的基本技能,学会坚持和放弃。他们会自己决定一些事情。这是他们一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时期,也就是说,他们迅速发展的自我意志和父母的意志之间存在冲突。如果能顺利解决,意志品质就可以在儿童人格中形成。它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多的创造力和新的责任感,让他们进入人生的第三个阶段。
第四阶段是学龄。孩子们成了小学生,学习成了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们不仅需要学习文化知识,还需要学习如何适应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他能成功地完成它,他将成为一个勤奋能干的人,并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信心。
。主要矛盾是自我认同和角色混淆之间的冲突。
。最重要的任务是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克服孤独的心理危机。
。在这段时间里,他已经建立了一个家庭,并处于职业生涯的稳定期,因此他的重点是养育后代。
第八个阶段是成熟阶段,即老年。这个时候,他已经老了,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此时,他需要进行心理自我调整,以抵抗绝望感,形成对现实和死亡的积极态度,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特别将智慧定义为对生与死的超然态度。
埃里克森的自我理论通过生命的八个阶段阐述了每个阶段的自我特征,展示了自我的复杂性和变化特征。
此外,还有卡尔·兰瑟姆·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的“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理论。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和著名的心理顾问。他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是所有经验的发源地。在自我实现的趋势驱动下,我们成长和发展。其结果是“自我”的发展、扩展和自我实现。听起来不可思议。中国有句老话叫“人性善良”,所以他坚持“以人为本”,因为自我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倾向,我们不需要太多干预。
罗杰斯将自我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实的自我,这是我们现实中的一种现象;另一类是理想的自我,这是我们期望的形象。我们的心理越是成熟,我们的发展就越是接近。相反,它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
和米德的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理论。这里我们使用詹姆斯的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概念。然而,由于这两个概念过于抽象,米德本人未能在其作品中对其进行清晰的解释,导致了有争议的分歧。我们在这里不再重复,但即使他的理论有缺陷,它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关于自我有无数种理论。如何把它们运用到我们自己身上,如何解决苏东坡的庐山问题,让我们正确认识和发展自己,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学习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