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诗的少年

faxiaoheiwa和我在农村中心学校读小学,在区中学读初中。我们的成绩不是很好,我们俩都没有被大学录取。

最近,我在我们当地的晚报上看到一篇关于两个人读一本300首唐诗的故事。故事情节和我和黑娃在乡下读了300首唐诗一样,非常亲切。看看作者的签名,也叫黑瓦,签名也很亲切,很熟悉。这让我想起了与黑娃合著的《唐诗三百首》。

我记得那是初中的第三天。当我父亲看到我喜欢中文,而且我的中文成绩比别人好时,他给我买了一本300首唐诗的书。我看了这本书后特别喜欢。里面只有一些简单的注释,可以帮助我理解诗歌的意义,但大多数诗歌还没有理解它。

当然,我们可以分享一些好书。我把父亲给我买的300首唐诗带到学校与黑娃分享。黑娃看到《唐诗三百首》时,无法放下它。她非常喜欢它。我们俩同意有一天读这本书,并在交书时相互背诵。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们都会在回家的路上去池塘,互相交书和朗诵诗歌。有一天,黑瓦说:“我想;你见过黄鹤楼吗“不,我也没有去过那里,我回答说。像黑瓦一样,我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国家。我见过最高的山是我们脚下的山坡,最大的湖是我们面前的池塘,我经过的最远的地方是县城。我在哪里见过黄鹤楼&”让我们把这首诗放在一起根据诗中的描述,我们要不要&“我给黑娃提建议。就像一群鸭子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的水里,黑娃溅起无数的浪花,高兴地去找树枝。我们刚刚读了李白的《黄鹤楼到孟浩然的广陵》,所以我想到了黄鹤楼。

我们布置了“黄鹤楼”,把纸船和练习本折叠起来,放在池塘里,在“黄鹤楼”旁边放了许多树枝作为柳树。那天是阳光明媚的三月。黑娃假装是朋友,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虽然这两个少年不知道大人的离别之情和委屈,但我们学会了在诗歌中离开场景,知道诗歌的微妙之处。我们把杜甫的绝句、白居易的《草》和张冀的《夜泊》等诗放在池塘边的枫桥上。是时候回唐的家乡看看这是否是作者的感受了。

当我看到像我一样有黑白头发的黑人男孩时,他棕色的皮肤让我很难回忆起那个有着白色皮肤和诗意的男孩。他建了一栋两层一层的大楼。他有两个孩子。他非常高兴。现在他正在种地、读书和写文章。他过着非常舒适的生活。

当我拿出那份共有300首唐诗的报纸时,黑娃非常高兴,说是他写的。他和我都知道,这是我们梦想的记忆,也是我们年轻人的共同梦想。

玩诗的男孩还在玩诗的路上。我在黑瓦的房间里看到了一排长长的书架,里面放着许多书和他多年来发表的文章的样本报纸和期刊。这个在池塘边放诗的男孩已经变成了一个在书的世界里过着朴素生活的人,吃着人类的烟火,仍然在追逐梦想。

作者简介:

莫晓军,男,大竹作家协会、大竹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机电报》、《全国政协报》、《四川工人报》、《达州新日报》、《达州日报》、《华西都市报》、《华西社区报》、《北京社区报》、《江西日报》、《有线电视》、《人的开始》等海外版发表诗歌、散文、时事通讯和论文,家庭医生和其他报纸。